时间: 2025-05-04 11:5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36
原文展示:
壮士江南枕血眠,八千残骨裹无毡。
巴童宇宇吹花号,酒绿灯红又过年。
白话文翻译:
壮士们在江南的土地上,枕着自己的鲜血安然入睡,八千具残骸却没有一片裹尸布。巴蜀的少年们在吹奏着花号,酒香四溢,灯火辉煌,又是一年新春。
注释:
典故解析:
“壮士江南”可以与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争联系起来,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乱的中心。八千残骨则可能暗指某一具体的战役或是众多战斗的缩影,体现出战争对人的摧残和牺牲。诗中提到的“酒绿灯红”则是对春节庆祝活动的生动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妍因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除夕之际,正值辞旧迎新之时,诗人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新年的欢庆,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士和残骨开篇,迅速拉开了战争的惨烈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通过对比,展现出新年的喜庆与战争的残酷之间的鲜明对立。诗中的“酒绿灯红”描绘了过年时的欢快场景,而“枕血眠”与“八千残骨”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悲痛与牺牲。诗人在此背景下,似乎在反思人们在欢庆时是否会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壮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战争与新年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深刻痛苦与节庆所带来的短暂欢乐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壮士”指代什么?
A. 年轻的诗人
B. 战士
C. 学者
答案:B
“八千残骨裹无毡”表达的情感是?
A. 喜庆
B. 伤感
C. 无奈
答案:B
“酒绿灯红又过年”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斗场面
B. 新年庆祝
C. 秋天的景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吴妍因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而吴妍因则在新旧交替中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庆祝的短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