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告八从军》

时间: 2025-05-06 02:14:14

诗句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4

原文展示:

送告八从军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轻男子志向的赞美,认为他们不必仅靠书本知识来证明自己。勇敢的人常常会超过我,而有才华的人也会因此而被重用。筹划策略即将被采用,保持沉默则是居于闲暇之中。我正等待功名的实现,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注释:

  • 男儿一片气:指年轻男子满腔热情与志气。
  • 何必五车书:五车书意指大量书籍,强调不必依赖于书本知识。
  • 好勇:形容勇敢的人。
  • 运筹将入幕:运筹帷幄,即制定战略计划。
  • 养拙就闲居:保持本心,隐居不问世事。
  • 功名遂:指希望成就功名。

典故解析:

“运筹帷幄”出自《史记》,形容在幕后进行谋划。诗中提到的“功名”则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代表着名声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隐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浩然的朋友即将从军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功名与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年轻人追求理想的鼓励。开篇以“男儿一片气”引入,强调了年轻人应有的气概与追求,接着提到不必依赖书本,暗示了实践和勇气的重要性。可见孟浩然对传统士人文化的反思,提倡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中提到的“好勇方过我”,不仅表达了对勇者的敬佩,也隐含着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显示了诗人对勇气与才华的双重赞美。接下来,诗人提到“运筹将入幕”,暗示了即将投身军旅的朋友,显示出志向的坚定。而最后一句“从君继两疏”则是对友人前途的祝福,表达了对未来合作与进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友谊的深厚。

这首诗在情感上真实而质朴,通过对理想与勇气的赞美,激励后人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男儿一片气:点明主题,强调年轻人的气概。
  • 何必五车书:反思传统,提倡实践。
  • 好勇方过我:表达对勇者的尊敬。
  • 多才便起予:强调多才多艺的重要性。
  • 运筹将入幕:暗示即将开始的事业。
  • 养拙就闲居:隐逸生活的哲学。
  • 正待功名遂:表达对成功的渴望。
  • 从君继两疏:寄托对朋友的祝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勇气与才华比作求取名利的手段。
  • 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增强语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年轻人的抱负和勇气展开,强调实践与智慧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勇敢追求理想,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男儿:象征年轻的力量与勇气。
  • :代表知识与传统。
  • :象征着行动与进取心。
  • 功名:理想与成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男儿一片气”指的是?

    • A. 年轻人的气概
    • B. 书本知识
    • C. 军事才能
      答案:A
  2. “何必五车书”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知识重要
    • B. 实践更重要
    • C. 书本无用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运筹将入幕”是指?

    • A. 读书
    • B. 策划军事
    • C. 隐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孟浩然更关注于个人的勇气与实践,而王之涣则更多地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孟浩然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舟下建溪 题巫山神女庙 春归二绝和高希远韵 春归二绝和高希远韵 峡山飞来寺 暮归 水寨岭 读袁机仲通鉴纪事本末 其二 读袁机仲通鉴纪事本末 其一 送何辂归钱塘兼简辩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淄蠹 衣字旁的字 包含坟的词语有哪些 鱼目乱珠 不造 见微知著 碌碌 包含靠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贩贱卖贵 后门 麥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母慈子孝 云端里看厮杀 幾字旁的字 守正不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