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15:51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作者:白居易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在山上有巴子城,山下流淌着巴江的水。
这里有一个穷困的人,勉强地称自己是刺史。
他时常偷偷地自嘲,刺史怎么会像他这样呢?
用仓里的谷物来养活家人,用黄缎子包裹妻子。
青苔遮住了他的帽子,雾雨笼罩着他的楼阁。
衙门的鼓声在黄昏和清晨响起,我在郡斋中卧来卧去。
回头望向南浦,那里也在烟波之中。
而我又有什么可感叹的呢,丈夫还滞留在此。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民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担任南宾郡刺史期间,表达了他对官职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虽然身为刺史,但他内心感到生活的困顿与无力,透过自嘲来反映出对官场的无情和对家庭的牵挂。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是白居易在担任南宾郡刺史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流露出对官职的自嘲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全诗以巴子城和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孤独。首联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设定了诗的背景,接着通过“穷独人”一词,突出了作为刺史的他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和内心的无奈。诗中的“时时窃自哂”展现了白居易对自己处境的自嘲态度,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幽默。
在后续的诗句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细节,如用粮食养家、用丝绸包裹妻子等,展示了他对家庭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几句中,诗人回望南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突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不仅富有生活气息,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漠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白居易对人间冷暖的敏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官场冷暖与个人命运”的主题,透过对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个体命运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诗人的自嘲?
A) 山上巴子城
B)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C) 回头望南浦
“青苔翳冠带”中的“青苔”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孤独与压迫
C) 自由与欢乐
诗中的刺史身份与实际情况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A) 富裕与贫困
B) 权力与无奈
C) 快乐与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