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后汉门。献帝》

时间: 2025-05-07 09:01:38

诗句

只为曹侯数贵人,普天黔首尽黄巾。

汉灵早听侍中谏,安得献生称不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38

诗词名称: 后汉门。献帝

作者: 周昙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只为曹侯数贵人,
普天黔首尽黄巾。
汉灵早听侍中谏,
安得献生称不辰。

白话文翻译:

只因曹操和他手下的几位权贵,
导致天下百姓皆为黄巾军所苦。
汉灵帝早就听从侍中劝谏,
怎么能让献帝的生平称为不幸呢?

注释:

  • 曹侯: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黔首:指平民百姓,这里形容百姓的困苦。
  • 黄巾:指黄巾军,是东汉末年反叛的农民起义军,标志着汉朝的衰落。
  • 汉灵:汉灵帝,是东汉的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 侍中:指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负责谏言。

典故解析:

  • 黄巾之乱:指公元184年爆发的农民起义,导致东汉王朝的衰弱和分裂。
  • 汉灵帝:在位期间由于政治腐败、权臣专权,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批判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曹操及其贵人为切入点,揭示了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与民众苦难。首句“只为曹侯数贵人”直接指向权臣曹操,展现了诗人对权臣专权的批评。接下来的“普天黔首尽黄巾”则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社会,强调在权贵统治下,普通百姓的苦难。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汉灵帝虽有谏言,但却无力改变现状,最终导致了献帝的悲惨命运。这首诗结构紧凑、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现状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只为曹侯数贵人:指权臣的少数人掌握了权力,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2. 普天黔首尽黄巾:因权贵的压迫,民众只能反抗,形成了黄巾军,象征着民众的苦难和绝望。
  3. 汉灵早听侍中谏:汉灵帝虽然听取了谏言,但没有实施有效的政策。
  4. 安得献生称不辰:询问如何能让献帝的命运有所改变,感叹历史的悲剧。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权贵与平民的命运,强调权力的不公。
  • 象征:黄巾军象征着民众的反抗与苦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权臣专权的批判和对普通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表现了历史的悲剧和无奈,警示后人要警惕权力的腐败。

意象分析:

  • 曹侯:象征专权的统治者,暗示对其的不满。
  • 黄巾:象征民众的反抗和苦难,体现出社会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巾”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农民起义军
    • C. 鬼怪神灵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汉灵”指的是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权贵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B
  2. 汉灵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写国家破败、百姓苦难的诗作。
  • 《夜泊牛津》:反映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相关的作品。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后汉门》:两首诗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但《春望》更注重个人情感与时局的感慨,而《后汉门》则更偏向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后汉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衣篇 送张舍人之江东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长干行·其一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清平调·其三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乌栖曲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麤暴 花圈 蝍蝫 斗字旁的字 从头至尾 狼吞虎噬 釆字旁的字 惊慌失措 昼警夕惕 衣字旁的字 注色 包含求的词语有哪些 悔读南华 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目无组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