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1: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58:14
水府燃犀处,扶桑浴日时。
能观雷复地,始信坎生离。
净垢元无着,温凉祗自知。
骊山殷鉴在,莫受阿环缁。
在水府的燃犀之地,扶桑树沐浴着初升的太阳。
能够看到雷声震动大地,才开始相信坎离之道。
清净与污秽本无所依,温暖与凉爽只可自知。
骊山的教训就在眼前,不要被阿环的黑衣所迷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骊山殷鉴”指的是历史的教训,骊山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阿环则是王异,暗指后宫的争斗与权谋。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景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汤泉》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对人生哲理和自然的思考成为诗人创作的重要内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汤泉》是一首寓意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对生命与历史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水府燃犀处,扶桑浴日时”描绘了一个清新而又富有神秘感的自然场景。水府与扶桑的结合,不仅是对美好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源泉的追寻。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能观雷复地,始信坎生离”展示了对变化的理解,雷声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震动与觉醒。特别是“净垢元无着”,将内心的清净与世俗的污秽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内心自知的重要性。
在诗的最后,诗人以“骊山殷鉴在”提醒人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要被表面的繁华与虚假所迷惑。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更深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与历史教训的警示,强调内心的觉知与自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府燃犀处”中的“燃犀”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与智慧
B. 变化与动荡
C. 清净与污秽
诗中提到的“骊山殷鉴”意在提醒人们:
A. 要追求名利
B. 要吸取历史教训
C. 要享受自然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汤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洪诗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上各有特色,彼此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