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4:26
叛奴逃数岂堪留,忠节曾无肯到头。
朱异早能同远见,青衫宁假帝登楼。
这几名叛逃的奴仆怎么能值得留恋呢?忠诚与节义从来没有到过尽头。朱异早就能与我志同道合,青衫的我又怎会假借帝王的名义登上高楼?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忠诚与节义的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时,许多忠臣被误解或遭受迫害,诗人借此表达对忠诚的追求与对叛逆的不屑。
《六朝门》以清晰的语言和直白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的赞美和对叛逃者的厌恶。诗中的“叛奴”与“忠节”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个深刻的道德观念:忠诚不屈是值得追求的,而背叛则是不可赦免的。作者通过朱异的典故,引申出对忠义的更高追求,表现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结尾“青衫宁假帝登楼”,则是诗人在表明自己宁死不屈、不愿依附权贵的决心,展现了强烈的个体意识与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也激发读者对忠诚、节义的深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警示性。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忠诚与节义的赞美,表达了对叛逃者的蔑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引导读者反思忠诚的真正意义。
诗中提到的“朱异”象征着什么? A. 背叛 B. 忠贞 C. 权力 D. 财富
“叛奴逃数岂堪留”中的“岂堪”是什么意思? A. 能够 B. 过得去 C. 值得 D. 不能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依附权贵 B. 追求清白 C. 向叛徒妥协 D. 放弃理想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周昙的《六朝门》强调了对忠诚的赞美,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同,但同样都在探讨人性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