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58
春从天上来
冯尊师 〔元代〕
大道幽玄,似月满寒空,水湛深渊。
皎洁澄清,鉴物无私,端的此理难言。
问高人遥指,指落花飞絮翩翩。
草连天,叹黄花翠竹,何异真禅。
云山万重断续,更寂寥溪壑,冷浸石田。
雾锁松亭,风轻兰榭,时凭净几忘诠。
对虚堂潇洒,灰心性一味翛然。
与谁传,有瓶盂灯火,瓦鼎沉烟。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深邃的哲理境界,似乎像明月照耀寒冷的天空,像清澈的水映照着深邃的渊底。其清澈的光辉照见万物,毫无私心,正因如此,这种道理难以言说。我向高人请教,他指向那些纷飞的落花和飘动的柳絮。草木连绵,令人叹息的黄花和翠竹,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禅意。云山层峦叠嶂,时断时续,更显得溪谷中的宁静和幽寂,冷冷地浸润着石田。雾气锁住松亭,微风轻拂兰亭,时常在静谧的几案上忘却一切。面对虚无的堂宇,洒脱自在,心中灰心却也一味地悠然自得。与谁分享这份宁静呢?只有那瓶盂上的灯火和瓦鼎上升起的沉烟。
作者介绍:冯尊师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诗人以自然为载体,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春从天上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思索生命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诗的开头便引入了“大道幽玄”的主题,暗示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深刻道理。月亮与水的比喻,不仅描绘了自然的优美景象,更象征着理想与真实的对照。落花飞絮的意象,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幻,触动了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黄花翠竹”更是对自然与禅理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则呈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诗人在“虚堂潇洒”的自我反省中,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这种洒脱的态度,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诗的结尾以“与谁传”引发思考,表明这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不易被他人理解与分享,体现了孤独而又深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哲理的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道幽玄”中的“幽玄”指的是什么?
A. 清晰的道理
B. 深奥的道理
C. 平淡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黄花翠竹”象征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真实的禅意
C. 生命的无常
“与谁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孤独
C.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