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时间: 2025-05-07 09:48:59

诗句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

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8:59

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原文展示: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霜风中,万树凋零,我高声吟唱,醉意朦胧地走出长安。手杖上卷着一部金丹的秘诀,这世上又有谁能借来一观呢?

注释:

  • 浩浩:形容气势宏伟、浩大。
  • 霜风:指寒冷的风,霜降时节的风。
  • 万木寒:许多树木因寒冷而凋零,象征秋冬的萧瑟。
  • 高吟:大声吟唱,表露豪情。
  • 大醉:形容醉得很深,心情愉快。
  • 杖头:手杖的顶端。
  • 金丹诀:指道教的炼丹术,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秘诀。
  • 尘世:指世俗的世界。

典故解析:

“金丹”在道教中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神秘物品,许多文人追求的理想。此外,“出长安”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阆,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其作品多有清新脱俗之风,常流露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赠别冯尊师德之际,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世俗事务的超脱,反映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认同与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霜风和寒木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紧接着,诗人以豪放的吟唱表现出内心的豪情壮志,醉意中更显出一种洒脱和自由。诗中“杖头一卷金丹诀”,不仅是道教文化的体现,更隐喻了诗人对长生与超脱的追求。在结束时,诗人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尘世何人借得看”,让人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真正能看懂人生真谛的人有多少。整首诗通过对比萧瑟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豪情,展现了对道家思想的崇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浩浩霜风万木寒:开篇描绘寒冷的霜风和凋零的树木,暗示生离死别的悲凉。
    • 高吟大醉出长安:诗人高歌吟唱,醉意中走出长安,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
    • 杖头一卷金丹诀: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诗人心中珍藏的秘笈。
    • 尘世何人借得看:质疑世俗中能真正理解这些道理的人有多少,表现了对世俗的无奈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浩浩霜风”与“万木寒”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金丹诀象征着理想与追求,霜风与寒木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思考与超脱。

意象分析:

  • 霜风:象征严酷的环境与生命的脆弱。
  • 万木寒: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金丹诀:象征着追求长生与智慧的理想,是对道教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丹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音乐
      • B. 道教的炼丹术
      • C. 一种饮品
    2. 诗人高吟的状态是怎样的?
      • A. 清醒
      • B. 醉意朦胧
      • C. 悲伤
    3. 诗中“尘世何人借得看”表达了什么?
      • A. 对世俗的赞美
      • B. 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酒的豪情与对世俗的超脱,但潘阆更侧重于道教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齐天乐 春日同诸公游祖园分赋 齐天乐 茉莉 齐天乐 八月四日大风雨后,读樊榭词,效其体 齐天乐 画屏,和内子岚屏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三十七 齐天乐 同王乃荪 齐天乐 题松枝引鹤图 齐天乐六首 其四 齐天乐 其一 送幼光还白门同仲驭二调 齐天乐 闻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直奔主题 中款 蓬心蒿目 提土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轰动一时 中半 云起龙骧 绸缪帷帐 披毛索靥 诛心之律 里字旁的字 为开头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包含帽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可朱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