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49
题崇庆寺壁
作者: 温宪 〔唐代〕
十口沟隍待一身,
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
犹作长安下第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命运的深切感慨。诗中提到的“十口沟隍”象征着困扰和阻碍,诗人在漫长的时间和距离中感到和外界的隔绝。“鬓毛如雪”暗示了诗人年事已高,内心却依然沉重,仿佛成为了长安城中落榜的失意人。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象征着权力和荣耀。“下第人”则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未能中举的读书人,意味着失去前途和希望。诗人在此用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失意与悲哀。
温宪的《题崇庆寺壁》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深思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感慨。诗的开头“十口沟隍待一身”以强烈的视觉形象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艰难与困境,仿佛在无形的沟壑中等待着即将来临的命运。接下来的“半年千里绝音尘”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孤独的状态,诗人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鬓毛如雪心如死”一句,形象描绘了诗人年华已逝、内心的绝望与疲惫,暗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接受。“犹作长安下第人”则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完美结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落榜书生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悲伤的基调中透出了一种深刻的思考,让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象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常和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表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
诗词测试:
“十口沟隍”在诗中象征什么?
“鬓毛如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提到的“长安下第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