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2:26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作者: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
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
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
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
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
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
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
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
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
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
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
还道同时须服膺。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变迁。开头提到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接着,诗人提到颜真卿的变法,强调了书法的创新与深邃,细腻如秋鹰一般。随后,徐氏父子的书法也被称道,认为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字形上出众,且内涵丰富。诗中还提到峄山的碑刻,千年流传的笔法如同阳光下的冰晶,清澈而明亮。
之后,诗人评论杜甫的书法,认为其瘦硬之美是独特的,但不应以此为唯一标准。不同风格的书法各有其独到之处,像玉环和飞燕,谁敢轻视呢?吴兴太守热爱古籍,乐于购买残缺的书卷,显示出他对古文化的珍视。再谈到书法的环境,诗人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书房,只有笔墨声响起,令人沉醉。
接着,诗人回忆起在吴越地区的游历,畅谈那些美好的事情在朋友间的传颂。最后,诗人强调了书法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写下这首诗是为了传承和表达对书法的热爱。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百年如风,回忆往昔,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涵盖了丰富的题材,文风洒脱,情感真挚,兼具哲理与艺术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在当时,书法已成为士人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苏轼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与感悟。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是一首以书法为主题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以兰亭和昭陵引入,引发对历史遗迹的遐想,表达了对古代书法的敬仰与珍视。接着,诗人以颜真卿和徐家父子的书法成就为例,强调书法的创新与深邃,指出书法不仅仅在于外形的美,更在于内涵的丰富。
诗中对杜甫书法的评价,虽认为其瘦硬之美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指出每种风格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艺术多样性的理解。吴兴太守的描写则进一步展示了士人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象征着对书法艺术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在笔墨之间流淌着时间的变迁,结尾部分回忆往昔,感慨岁月如歌,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该诗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深思,让人感受到苏轼作为文人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深刻理解,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吴兴太守”是指谁?
诗中提到的“兰亭”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