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3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33:21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闭门不复出,兹焉若将终。
萧然环堵间,乃复有为戎。
我师柱下史,久以雌守雄。
金刀虽云利,未闻能斫风。
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
穷甚当辟谷,徐观百年中。
全诗翻译:
我闭门不再出门,似乎这就是我的终点。
在这萧条的四壁之间,竟然还有人来骚扰我。
我的老师是柱下的历史,在这里他总是被人压制。
即使金刀再锋利,也听说不能切割风。
世人想要困住我,我已经在长安处于穷困。
穷困得连吃谷物的资格都没有,我慢慢观察这百年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时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处境的深思。诗中蕴含着对权力的反思,对个人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和陶拟古九首》通过闭门隐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苏轼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内心的孤独和与外界的隔绝,体现了他对人世浮沉的深刻感悟。诗中“萧然环堵间”描绘了封闭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感。而“我师柱下史”的提及,则透露出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压迫。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超脱,诗人对困境的接受和对未来的观察,显示了他独特的哲学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探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对个体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萧然环堵间”意指什么?
A. 热闹的环境
B. 寂静的空间
C. 乡村景象
D. 市区繁华
“金刀虽云利,未闻能斫风”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力量的无用
B. 刀的锋利
C. 风的强大
D. 战争的残酷
诗人对世人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无奈
C. 积极
D.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