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28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这首诗描绘了悬崖的苍翠和落日的金色,白鸥在水面上悠然飞过,似乎与风浪无关。离别的港口,鱼肥可做美味,前村的美酒值得再斟一杯。千年的往事已然沉淀,闲谈兴亡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兴亡”一词常用于提及朝代更迭、国家兴衰的历史话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与无奈。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杰出的抗金诗人。他的词风豪放、奔放,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国破家亡之际,辛弃疾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无奈,同时也渴望借酒消愁。
《西江月·渔父词》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千丈悬崖削翠”和“一川落日熔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宁静,营造出一种美好而又宁静的意境。接着,诗人转向白鸥的飞翔,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白鸥的“本无心”更是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诗人通过描绘美食与美酒,表达了对眼前生活的珍惜与享受。尽管外界的风浪如何变化,诗人选择了放下历史的包袱,享受当下的美好。后半部分“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表明他对历史兴亡的无奈,似乎在劝自己与他人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的事情,而是应当珍惜当下。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放与豁达,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对人生的感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历史的超然态度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体现出一种闲适、洒脱的人生观。
诗词测试:
“千丈悬崖削翠”中“削翠”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闲管兴亡则甚”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白在诗歌中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豁达,但辛弃疾更关注现实中的生活,而李白则更多地追求个人的理想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辛弃疾的词更加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而李白的诗则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