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8
五年不得共团栾,放浪东吴一苇间。
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
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
今是昨非浑一梦,庭柯园菊可怡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乡五年后重归故里的复杂心情。五年来未能与家人团聚,留恋东吴的生活。旅途中的风波就像在海上行船一样艰辛,而人心的险恶则比高山还要可怕。回春时节,候雁南飞却又向北归,海潮退去后又再涌来。如今与往日的种种似乎都是一场梦,而庭院中的柯树和菊花却能让人感到愉悦。
柴元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本诗写于柴元彪离乡五年后,回归故乡时的思绪,反映了在外游历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契合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心险恶的现实。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五年不得共团栾”,以时间的流逝引入对家人团聚的渴望,表达了长期离别的辛酸。接着“放浪东吴一苇间”,则表现了一种无所依靠的漂泊感,暗示了生活的不稳定。
中间部分“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则使用了比喻和夸张,描述了旅途的艰难以及人心的险恶,增添了诗的沉重感。而“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生的变幻无常,暗示着归家的希望与失望并存。
最后,诗人以“今是昨非浑一梦”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迷惘,而“庭柯园菊可怡颜”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在纷扰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努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柴元彪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与家乡思念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尽管经历了风波与险恶,仍渴望回归宁静生活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团栾”指的是什么?
“人心剑戟甚于山”中的“剑戟”意指什么?
诗中描述的旅途比喻为?
诗的最后一句“庭柯园菊可怡颜”传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