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

时间: 2025-07-29 16:21:22

诗句

五年不得共团栾,放浪东吴一苇间。

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

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

今是昨非浑一梦,庭柯园菊可怡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21:22

原文展示:

五年不得共团栾,放浪东吴一苇间。
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
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
今是昨非浑一梦,庭柯园菊可怡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乡五年后重归故里的复杂心情。五年来未能与家人团聚,留恋东吴的生活。旅途中的风波就像在海上行船一样艰辛,而人心的险恶则比高山还要可怕。回春时节,候雁南飞却又向北归,海潮退去后又再涌来。如今与往日的种种似乎都是一场梦,而庭院中的柯树和菊花却能让人感到愉悦。


注释:

  • 团栾:团聚,团圆。
  • 放浪:无拘无束地生活。
  • 东吴:指东吴地区,历史上一个繁华的地方。
  • 客路:旅途,客居他乡。
  • 风波:指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 剑戟:比喻人心的险恶。
  • 逢春:迎来了春天。
  • 归潮:海潮的涨退。
  • 庭柯园菊:指庭院中的植物,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元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柴元彪离乡五年后,回归故乡时的思绪,反映了在外游历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契合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心险恶的现实。


诗歌鉴赏: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五年不得共团栾”,以时间的流逝引入对家人团聚的渴望,表达了长期离别的辛酸。接着“放浪东吴一苇间”,则表现了一种无所依靠的漂泊感,暗示了生活的不稳定。

中间部分“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则使用了比喻和夸张,描述了旅途的艰难以及人心的险恶,增添了诗的沉重感。而“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生的变幻无常,暗示着归家的希望与失望并存。

最后,诗人以“今是昨非浑一梦”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迷惘,而“庭柯园菊可怡颜”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在纷扰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努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柴元彪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年不得共团栾:表达了离家五年未能团聚的无奈。
  2. 放浪东吴一苇间:形容在东吴的漂泊生活,孤独无依。
  3. 客路风波如蹈海:比喻旅途艰辛,像是在海上经历风浪。
  4. 人心剑戟甚于山:形容人心险恶,胜过高山的危机。
  5. 逢春回雁南应北:春天来临,候雁南飞却又向北返,象征变化。
  6. 到海归潮去复还:海潮的涨退象征人生的反复与无常。
  7. 今是昨非浑一梦:现实与过去仿佛是一场梦,难以分清。
  8. 庭柯园菊可怡颜:即使身处困境,庭院中的美好依然让人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客路风波如蹈海”,形象地描绘了艰难的旅程。
  • 夸张:如“人心剑戟甚于山”,强调人心的险恶。
  • 对仗:如“到海归潮去复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与家乡思念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尽管经历了风波与险恶,仍渴望回归宁静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团栾:象征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
  2. 东吴:代表了诗人对外地生活的依恋。
  3. 剑戟:象征人心的险恶,警示人世间的复杂与危机。
  4. :寓意归乡的希望与迁徙的无奈。
  5. 庭柯园菊: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团栾”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
    • B. 团聚
    • C. 漂泊
    • D. 旅行
  2. “人心剑戟甚于山”中的“剑戟”意指什么?

    • A. 武器
    • B. 人心的险恶
    • C. 旅行的困难
    • D. 自然的风波
  3. 诗中描述的旅途比喻为?

    • A. 登山
    • B. 踏海
    • C. 漂流
    • D. 旅行
  4. 诗的最后一句“庭柯园菊可怡颜”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宁静与愉悦
    • C. 无奈
    • D. 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家庭的温情与生活的苦闷。
  • 《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牵挂,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二 别怨 南歌子 其一 闺情 南歌子两首 其二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四之四) 南歌子(四之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福靡常 纤介之失 繁言蔓词 裹缠 包含种的成语 雷嗔电怒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鹿字旁的字 包含锚的词语有哪些 飆企 懦愚 行字旁的字 爬山涉水 月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才能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