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陈明叔游湖作》

时间: 2025-05-06 02:59:29

诗句

四月湖边冷若秋,先贤堂下系扁舟。

山头积翠来新意,波面飘红忆旧游。

无柰杨花欺倦客,已多荷叶护轻鸥。

堤边谁道春归了,犹有一声黄栗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29

原文展示:

四月湖边冷若秋,
先贤堂下系扁舟。
山头积翠来新意,
波面飘红忆旧游。
无柰杨花欺倦客,
已多荷叶护轻鸥。
堤边谁道春归了,
犹有一声黄栗留。

白话文翻译:

四月的湖边冷得像秋天,
在先贤堂下停着小船。
山头的翠绿带来了新意,
波面上漂浮的红花让我忆起旧游。
无奈杨花欺负疲惫的客人,
已经有许多荷叶保护着轻轻的鸥。
堤边谁说春天已经回归,
仍然听到一声黄栗的鸣叫。

注释:

  • 冷若秋:形容四月的湖边气温低,似乎像秋天一样凉爽。
  • 先贤堂:指供奉先贤的地方,可能是一种文化象征。
  • 系扁舟:停泊的小船,表现诗人游览的情景。
  • 积翠:山上的绿色植被,象征生机勃勃。
  • 飘红:指湖面上漂浮的红色花瓣,可能是桃花或其他花,增添了画面美感。
  • 杨花:指杨树的花朵,通常在春季飞扬,给人一种烦扰和倦怠的感觉。
  • 轻鸥:形容轻盈的海鸥,给湖边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黄栗:指一种鸟类,鸣叫声清脆,给人以春的气息。

典故解析:

  • 先贤堂:在中国文化中,先贤是被尊敬的历史人物,代表着智慧和道德的象征。
  • 春归:春天的归来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蕴含深厚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四月,正值春季,但湖边的气候却显得冷清,诗人可能是在游览时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反差,抒发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同陈明叔游湖作》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篇以“冷若秋”立刻引入了一个清冷的意境,打破了人们对四月春天的常规印象,诗人用“先贤堂下系扁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氛围。接着,诗人在“山头积翠”与“波面飘红”中将自然的生机与过往的回忆结合,展现出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无奈杨花欺倦客”,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而“已多荷叶护轻鸥”则暗示着自然的保护与安慰。最后一句“犹有一声黄栗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未尽,饱含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摹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共存,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四月湖边冷若秋”:描写四月时节湖边的冷清景象,暗示诗人的孤寂感。
    2. “先贤堂下系扁舟”:小船停靠在先贤堂下,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3. “山头积翠来新意”:山上的绿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4. “波面飘红忆旧游”:湖面上漂浮的红花让人回忆过去的游玩经历。
    5. “无奈杨花欺倦客”:杨花纷飞,令疲惫的旅人感到困扰。
    6. “已多荷叶护轻鸥”:荷叶为轻盈的海鸥提供了庇护,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景象。
    7. “堤边谁道春归了”:质疑春天是否真的回归,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8. “犹有一声黄栗留”:尽管春天似乎已逝,仍有鸟鸣声留存,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四月的湖边比作秋天的冷清,增强了诗的对比效果。
    • 拟人:将杨花描绘成“欺倦客”,使得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如“波面飘红”与“山头积翠”,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生死轮回的哲理。

意象分析:

  • 湖边:象征着静谧与思考的场所,聚焦自然之美。
  • 杨花:代表着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荷叶:象征着保护与安慰,暗示自然对生灵的关怀。
  • 黄栗:鸟鸣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先贤堂”是指什么?

    • A. 小船
    • B. 守护者
    • C. 供奉先贤的地方
    • D. 荷叶
  2. 诗中“波面飘红”指的是什么?

    • A. 漂浮的红花
    • B. 红色的船
    • C. 波浪
    • D. 秋天的落叶
  3. 诗歌最后一句“犹有一声黄栗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春天的结束
    • B. 对生命的珍惜
    • C. 对自然的失望
    •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朱南杰的自然描写:李白在《庐山谣》中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对自然的敬畏,而朱南杰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自然的恬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朱南杰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赵仲白二首 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 观傩二首 其一 杂咏一百首·臧氏 戊辰重阳绝句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贺新郎(游水东周家花园)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立春二首 戊辰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邻结尾的成语 玩日愒时 大瓠之用 包含犀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有眼如盲 艮字旁的字 视结尾的成语 迷魂寨 子字旁的字 沦败 椌榟 煽风点火 佳人才子 职工股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士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