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4:20
人说宦途好,元来是险途。
不亲真利害,难话细工夫。
下考初书一,中心有愧无。
官卑何展布,三载且糊涂。
有人说做官的道路很好,其实本质上是非常危险的路。不深入了解真实的得失,难以谈论细致的努力。刚开始参加考试时,心中感到愧疚。地位低微又如何能够施展才华,三年来只是在迷茫中度过。
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以表达个人感受和社会批判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官场的冷静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书考》创作于朱南杰初入仕途之际,正值科举考试的关键阶段,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迷茫与困惑,表现了对个人前途的不安与思考。
《书考》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宦途的反思与自省。开篇即以“宦途好”引入,然而紧接着便揭示出其“险途”的本质,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做官的不易与风险。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个体的经历,更是在反映整个社会中对仕途的误解与迷思。通过“真利害”和“细工夫”的对比,诗人强调了深刻理解现实利益的重要性;而“心中有愧无”则是对自身能力与地位的自我审视,展现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官卑何展布,三载且糊涂”,更是道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反映出在官场中,低位者的无奈与困境。整首诗通过简单直白的文字,深刻而真实地表达了对官场的冷静观察和对人生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整首诗以个人的经历为切入点,探讨了官场的复杂与艰难,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反映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悲观而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书考》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杜甫
C) 朱南杰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宦途”指的是什么?
A) 商业道路
B) 官场之路
C) 教育之路
D) 农田之路
诗人对“官卑”的态度是?
A) 自豪
B) 无奈
C) 满意
D) 轻视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朱南杰的《书考》更侧重于个人对官场的反思与自省,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悲壮,后者则更显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