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又和后九首》

时间: 2025-05-07 06:52:19

诗句

康术鹰眼不化,处仲蜂目亦露。

我自有观人诀,汝勿为相祖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2:19

原文展示:

康术鹰眼不化,处仲蜂目亦露。我自有观人诀,汝勿为相祖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观察人心技巧的自信,认为即使是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和像蜂一样敏锐的目光,也无法看穿人心的复杂。我有独特的看人方法,希望你不要被那些传统的观念所误导。

注释:

  • 康术:指康子,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善于观察人性,常被用作观察和判断的典范。
  • 鹰眼:比喻目光犀利,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 处仲:字面意思是处于中间的仲,古时有指代特定的人物,但此处可能泛指某种见解或能力。
  • 蜂目:比喻目光敏锐、观察细致。
  • 观人诀:指观察人心、认识人的方法和技巧。
  • 相祖:指代传统的、祖辈传下来的观念或方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骞,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文,尤其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常融入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与内部矛盾。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观察人心的技巧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与独立思考的态度。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又和后九首》通过对比与设问的方式,揭示了观察人心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诗中提到的“康术鹰眼”和“处仲蜂目”象征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前者强调的是锐利和直接,后者则显示了细致和间接的观察。这一对比不仅让人反思不同的观察角度,也引发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诗人在表达自信的同时,也暗示了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呼吁读者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整首诗气韵生动,意象鲜明,既含蓄又深刻,体现出作者对人性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康术鹰眼不化”:意指即使是如康子般的智慧和锐利的眼光,也无法完全看透人心。
    • “处仲蜂目亦露”:即使是细致如蜂的观察,也难以揭示人性的深层。
    • “我自有观人诀”:我有自己的观察和理解人心的方法。
    • “汝勿为相祖误”:你不要被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所误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鹰眼”和“蜂目”用于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观察的多样性。
    • 对仗:全诗用词讲究工整,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主题在于强调个人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反对盲目依赖传统观念,鼓励独立思考。

意象分析:

  • 鹰眼:象征观察的锐利与直接,能看透表象。
  • 蜂目:象征细致与耐心的观察,关注细节。
  • 观人诀:代表个人独特的智慧与见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康术鹰眼不化”中的“康术”指的是:

    • A. 一种技巧
    • B. 古代人物
    • C. 观察方法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蜂目”主要象征:

    • A. 锐利的目光
    • B. 细致的观察
    • C. 传统的观念

    答案:B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传统观念的优越性
    • B. 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C. 对人心的绝对理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探讨人性与观察。
  • 苏轼的《赤壁赋》:反映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在观察人性的角度上有所不同,刘克庄偏向细致与深刻,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情与个性。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地理解人性与观察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静镇堂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参云亭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 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 送晦庵南归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裻 虎字头的字 緑珠井 无所措手足 业字旁的字 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丹心碧血 车马如龙 弓字旁的字 逃时 屡战屡捷 金声玉色 逞强 黑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印度麻 逸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