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老去光阴驶》

时间: 2025-04-27 14:37:55

诗句

老去光阴驶。

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

尚喜暮年腰脚健,不碍登山临水。

算自古、英游能几。

客与桓公俱臭腐,独流传、吹帽狂生尔。

后来者,亦犹此。

篮舆伊轧柴桑里。

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

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

且觅个、栏干同倚。

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

欢末足,饮姑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5

原文展示

贺新郎·老去光阴驶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老去光阴驶。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尚喜暮年腰脚健,不碍登山临水。算自古英游能几。客与桓公俱臭腐,独流传吹帽狂生尔。后来者,亦犹此。篮舆伊轧柴桑里。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且觅个栏干同倚。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欢末足,饮姑止。


白话文翻译

光阴老去飞逝。随着西风,稀疏的树林变得像绣品,残余的晚霞如绮丽的织物。虽然已是暮年,身体依然健壮,不妨碍我登山临水。自古以来,英俊的人能有几位呢?那些与桓公一样的客人,都已腐朽,唯有我独自传颂那位狂放不羁的才子。后来的来者,也不过如此。坐在篮舆里,驶过柴桑。问那黄花有没有什么消息,空留一片篱笆而已。幸好有一轮芙蓉月,偏偏照在先生的怀中。且找个栏杆来共倚。检点酒坛前,还有谁在?忆起往昔,我们一起插茱萸的情景。欢庆不足,饮酒就此止步。


注释

  • 光阴: 时间的流逝。
  • : 精美的织物。
  • 桓公: 指春秋时期的桓公,常用来比喻那些有才华的人。
  • 篮舆: 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
  • 柴桑: 地名,古时有名的风景区。
  • 茱萸: 一种植物,常在重阳节时插戴,象征长寿。

典故解析

  • 桓公: 来源于《左传》,桓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以盛大宴会和信任贤士而著称。
  • 芙蓉月: 芙蓉象征美丽,月亮象征清明,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仁,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作品多涉及人生哲学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回忆,体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光阴飞逝的感慨,展现了一个人从壮年走向暮年的心路历程。开头部分,诗人以“老去光阴驶”直接引出主题,表现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西风疏林的景象,暗示自己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尽管身处暮年,依旧乐观向上,身体依旧健壮,显示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算自古英游能几”,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历史中英才的思考。结合“客与桓公俱臭腐”的比喻,诗人反思历史名士的命运,暗示即使是才华横溢的人,最终也难逃衰老与消逝的命运。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柴桑、黄花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最终以“欢末足,饮姑止”收尾,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珍惜,让人感受到一种豁达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光阴驶: 直接表述时间的流逝。
  • 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 描绘西风吹动下的景象,表达时间的变化。
  • 尚喜暮年腰脚健: 反映诗人对健康的珍惜。
  • 算自古英游能几: 质疑历史上能留下名声的人有多少。
  • 客与桓公俱臭腐: 暗示英才最终也会被遗忘。
  • 篮舆伊轧柴桑里: 描述一种悠闲的生活场景。
  • 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 表达对过往的无奈与失落。
  • 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 用月亮象征美好,照亮内心的宁静。
  • 且觅个栏干同倚: 寻找可以依靠的支持与慰藉。
  • 检点樽前谁见在: 反思过去的朋友与欢聚。
  • 忆平生共插茱萸底: 追忆与友人的美好时光。
  • 欢末足,饮姑止: 表达对生活的满足,但又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西风疏林变缬”比喻生命的变化。
  • 对仗: 词中各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 芙蓉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健康生活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和对过往友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阴: 代表时间的流逝,象征生命。
  • 西风: 代表秋天,象征生命的衰老。
  • 黄花: 代表失去的美好,象征过往的记忆。
  • 芙蓉月: 象征宁静与美好,照亮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桓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
    • B. 汉朝的皇帝
    • C. 唐朝的诗人
    • D. 明朝的将军
  2. “老去光阴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时间的无奈
    • C. 对时间的期待
    • D. 对时间的享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诗词对比

刘克庄 vs. 苏轼
刘克庄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间的思考,而苏轼则更偏向于政治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不同,但都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 芗林五十咏·寓斋 新路店道中 水沤二首 秋热二首 清远峡四首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素绠银瓶 让登 白直 包含酬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侔尊 凵字底的字 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游的词语有哪些 课计 工字旁的字 振古如兹 相关休戚 甲乇 目瞪舌挢 多多少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