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景》

时间: 2025-05-02 20:44:09

诗句

春色来何处,桃花路欲迷。

为言垂钓者,中有武陵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4:09

原文展示:

春色来何处,桃花路欲迷。为言垂钓者,中有武陵溪。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色彩从何而来,桃花盛开的道路让人迷失方向。听说在垂钓的人中,隐藏着武陵溪的美景。

注释:

  • 春色:指春天的景色和气息。
  • 桃花:桃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美丽。
  • 路欲迷:路途让人迷惑,形容桃花盛开的美景让人心醉神迷。
  • 垂钓者:指正在钓鱼的人,暗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武陵溪:指的是传说中的武陵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寓意着桃花源的美丽和宁静。

典故解析:

“武陵溪”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隐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中提到武陵溪,暗含着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宜可,明代诗人,生于文人雅士氛围浓厚的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田园风光。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桃花盛开之际,诗人借助自然之美,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描绘的春色和桃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小景》以春色和桃花为引子,勾勒出一个美丽而迷人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通过“春色来何处”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追问春天的源头,暗示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探索与探寻。接着“桃花路欲迷”一句,生动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一种迷醉的感觉,仿佛走在这样的路上,让人无法自拔。最后一句“为言垂钓者,中有武陵溪”则将视野转向垂钓者,暗示着在这美丽的春色中,隐藏着一个理想的桃花源,令人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向往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色来何处:引入春天的主题,表达对春天来源的思考。
  2. 桃花路欲迷:描绘出桃花盛开的美丽场景,展现出一种迷人的氛围。
  3. 为言垂钓者:转折,提出“垂钓者”这一意象,暗示人们与自然的亲密。
  4. 中有武陵溪:引用武陵溪,隐喻理想的世外桃源,寄托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景比作迷人的桃花路,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桃花、垂钓者、武陵溪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桃花:代表着美丽、爱情和生机。
  • 垂钓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武陵溪:隐喻理想的桃花源,寄托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色来何处”中,春色指的是什么? A. 冬天
    B. 春天的景色
    C. 夏天

  2. “桃花路欲迷”中“路”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桃花盛开的道路
    C. 想象中的路

  3. “武陵溪”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韩宜可的《小景》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描绘了理想的自然景象,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美感,后者则强调隐逸与安宁的生活。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却各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2. 《明代诗人韩宜可研究》
  3. 《桃花源记》的文化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丹晨书院壁 琴歌 题三山天庆观三首 心竟恁地歌 秋日书怀三首 华阳吟三十首 对月六首 陈绿云先生之像赞 次韵王将仕二首 早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自骄大 严开头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驾帖 超然远引 贫灶 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摧志屈道 抱火寝薪 持论公允 包含琪的词语有哪些 叹为观止 釆字旁的字 临噎掘井 承伏 鸟字旁的字 包含木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