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51
玉皇殿下一仙童,
曾掌符书守蕊宫。
因甚俗缘犹未断,
於今纪质入尘笼。
在玉皇殿下有一个仙童,曾经掌管符书,守卫着蕊宫。为什么与世俗的缘分仍未断绝呢?如今他的本质被困在尘世的牢笼里。
“玉皇殿”与“蕊宫”均属于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前者是至高无上的神明所在,后者是仙界的象征,体现了道教重视的修道与入世之间的矛盾。诗中提到的“仙童”则可能暗示了人们在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情感的牵绊。
白玉蟾,宋代著名道士和诗人,以其道教文化著称。他的诗词多涉及道教思想,强调自然、修道和超脱世俗的主题。白玉蟾在道教上有较高的地位,并且其作品对后世道教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首诗出自白玉蟾的《华阳吟》,反映了道教修行者内心对于世俗的思考与挣扎。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超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本诗通过对一个仙童的描绘,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于超脱与世俗纠葛的深刻思考。仙童本身象征着纯洁与灵性,然而他却被俗缘所困,无法完全超越尘世的界限。诗的开头以“玉皇殿下一仙童”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神秘、超脱的氛围,暗示着作者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直面现实,表达了对世俗关系的无奈和挣扎。
“因甚俗缘犹未断”这句,直接揭示了与世俗的纠缠使得仙童无法完全归入仙界,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於今纪质入尘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感,表明即便是仙人,也难逃世俗的束缚,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心灵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令人深思。这种超脱与束缚的对立,不仅反映了当时道教思想的复杂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类追求理想与现实束缚之间的矛盾,反映出对超脱的渴望与无奈。通过仙童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挣扎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尘世羁绊的反思。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仙童”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尘笼”是指____。
判断题:诗中的“玉皇殿”代表世俗的追求。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