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25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
裁剪征人的衣服,寄送给远方的征人。如今音信稀少,万里之外的他音信难觅。早晨思念,晚上思念,泪水已滴尽,现在已无泪可流。闺房中的年轻妇女红颜渐少,想必征人在玉关那边已老了许多。几时才能归来,几时才能归来?待到牡丹花开尽时,是否能看到那荼蘼花?
王炎,字子猷,号少逸,生于唐代,具体生平不详。王炎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这首《梅花引·裁征衣》反映了作者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与孤独,生动刻画了边关离别的悲伤情感,适逢战乱时期,人们常常经历生离死别,诗中蕴含着普遍的情感共鸣。
《梅花引·裁征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其情绪的真挚和描绘的细腻让人动容。开头几句通过裁制衣物的细节,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生活化的场景,反映出作者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万里征人音信稀”一语道出了离别的无奈和孤独,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挂念。接下来的“朝相思,暮相思”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日复一日的思念之苦,令人心疼。
“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一句更是将情感的深度推向极致,眼泪已流尽,无法再用泪水来寄托思念,展现了内心的绝望与无力。接下来的描写“闺中幼妇红颜少”则通过对年轻妻子容颜渐老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流逝与思念无尽的感慨。
全词虽然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尤其在结尾的“几时归,几时归”中,反复的声音如同心中无尽的期盼与哀伤,令人久久回味。整体上,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思念之情,也引发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深刻反思,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歌围绕着思念、离别与时间流逝展开,展现出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织的深刻主题。诗人在表达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时,也反映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性中最为脆弱与执着的部分。
诗中提到的“裁征衣”是指什么?
A. 制作衣物
B. 送衣物给征人
C. 买衣物
D. 洗衣服
“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几时归”反复出现,表达了什么?
A. 无聊
B. 渴望归来
C. 旅行的期待
D. 对未来的迷茫
与王炎的《梅花引·裁征衣》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语言更加简练,情感直接而深刻。王炎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对时间与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