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相思(娥眉亭)》

时间: 2025-05-05 23:10:52

诗句

东梁山。

西梁山。

占断长江相对闲。

古今双鬓斑。

天漫漫。

水漫漫。

人事如潮多往还。

浅颦深恨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0:52

原文展示:

长相思(娥眉亭)
东梁山。西梁山。占断长江相对闲。
古今双鬓斑。天漫漫。水漫漫。
人事如潮多往还。浅颦深恨间。

白话文翻译:

在东梁山和西梁山之间,长江一分为二,显得格外悠闲。
古今之间,两鬓已斑白。天色渐暗,水波荡漾。
人事如潮水般,来来往往。我的心情在浅浅的愁苦与深深的怨恨之间徘徊。

注释:

  • 东梁山、 西梁山:指代长江两岸的山,象征着相对的距离与思念。
  • 占断:占据、分隔。
  • 古今双鬓斑:指头发因岁月而变白,暗示时间的流逝。
  • 天漫漫、水漫漫:描绘自然环境的悠远与辽阔,表现内心的孤独。
  • 人事如潮多往还:人世间的事物像潮水一样来去匆匆。
  • 浅颦深恨:形容心中淡淡的忧愁与深沉的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机,字子华,号惭愧,宋代诗人,少有名声,作品以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黄机经历人生变故和情感困扰时期,反映了他在历史长河中对人情世态的感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长相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诗的开头以东梁山和西梁山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分隔却又相对的空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着提到“古今双鬓斑”,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这种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天漫漫,水漫漫”不仅描绘了外界的辽阔,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茫然与无奈。接下来的“人事如潮多往还”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潮水般来去匆匆,令人感到无所适从。

最后的“浅颦深恨间”则是情感的集中体现,浅浅的愁苦和深深的怨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感伤,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梁山、西梁山:分隔的两座山,象征着相思的距离。
  2. 占断长江相对闲:长江在两山之间流淌,带来一种闲适与孤独。
  3. 古今双鬓斑:时间的流逝使得头发变白,感叹岁月无情。
  4. 天漫漫、水漫漫:自然景色的辽阔,反映内心的孤独。
  5. 人事如潮多往还:人际关系的变迁,感叹世事无常。
  6. 浅颦深恨间:情感的复杂性,愁苦与怨恨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事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古今双鬓斑”、“天漫漫、水漫漫”,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呼应,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梁山、西梁山:象征距离与思念。
  • 长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双鬓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的沧桑。
  • 天、水:象征广阔的自然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座山分别是?

    • A. 东梁山和西梁山
    • B. 南梁山和北梁山
    • C. 东山和西山
  2. “古今双鬓斑”中的“双鬓”指的是什么?

    • A. 眼睛
    • B. 头发
    • C. 眉毛
  3. 诗中“人事如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人际关系的稳定
    • B. 人际关系的变迁与无常
    • C. 对人际关系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黄机的《长相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黄机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黄机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送元功居土归温陵 送定维那 示法震头陀 辞亦庵相招 蕲州晓起书所见 观嘉陵江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一意孤行 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麾 设心积虑 包含伯的成语 冤家债主 只言片语 驰魂宕魄 阜字旁的字 包含辍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昭灵 雕开头的成语 陶轮 齲字旁的字 颖敏 三框儿的字 天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