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5:39
霜天晓角(梅花)
作者: 黄机〔宋代〕
玉粲冰寒。月痕侵画栏。
客里安愁无地,为徒倚到更残。
问花花不言。嗅香香欲阑。
消得个温存处,山六曲翠屏间。
在寒冷的霜天,玉洁的梅花映衬着冰冷的景色,月光的痕迹轻轻洒落在画栏上。身处异乡的我,愁绪满怀,无法找到发泄之地,只能无助地倚靠在栏杆上,感叹时光的流逝。向花儿询问,花儿却默默无言;我嗅着花香,迷醉其中,似乎想要留恋那香气渐渐消散的时刻。最终我只能在这山中曲折的翠绿屏障间,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之处。
作者介绍:黄机,字希夷,号云渚,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是梅花。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常蕴含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黄机的诗歌创作高峰期。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性格,正如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美好和温暖。
《霜天晓角(梅花)》以梅花为题,展开了一幅清丽而又孤寂的冬日画卷。诗的开头以“玉粲冰寒”描绘了梅花在冰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晶莹剔透,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月痕侵画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美好的氛围,月光如水,柔和而清冷。
在“客里安愁无地”中,诗人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忧愁,令人感同身受。尤其是“问花花不言”,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灵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最后,诗人通过“消得个温存处,山六曲翠屏间”,寻求一种内心的温暖与慰藉,山水之间的曲折与梅花的坚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严寒的冬日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梅花不仅象征着坚韧与纯洁,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A. 梅花
B. 月光
C. 栏杆
D. 香气
“问花花不言”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