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8:51
和王卿立秋即事
作者: 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
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
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这首诗表达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感受。诗人询问白云,秋天应该在哪里欣赏。蝉鸣在树间隐秘地响起,微风轻轻掠过,蝴蝶也在兰花旁盘旋。风儿开始带来些许凉意,而近日的暑气仍然有些残留。街道上的尘土已减轻,山峰间的凉爽气息渐渐聚集。换上秋装以防竹林傍晚的寒意,沉甸甸的果实让人惊讶泉水的寒冷。宫廷里传来花杵的声音,天空清澈露水晶莹。高飞的鸟儿侧过头,游弋的鲔鱼在栏杆旁徘徊。一曲招商的乐曲响起,令人感到后续的歌声难以再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期,唐代诗人,生于南阳,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立秋之际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立秋时节,暑气渐消,凉意初现,正是自然变换之际,诗人通过观察秋日的景象表达对时节更替的感慨。
这首诗以“立秋”为主题,展现了秋季的特征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首句通过询问“白云官”来引入主题,显得极为生动,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接着,诗人描绘了秋日中蝉鸣和蝶舞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进一步感受到秋风的凉意和依旧残留的暑气,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在诗的中后部分,诗人用“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来描绘城市与山间的对比,表现了秋季的清新与宁静。换衣和寒果的描写,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乐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秋日中的情感波动,暗示了在美好时刻中难以再续的惜别之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立秋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哲思,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承载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询问“白云官”的目的是?
A. 寻找秋天的观赏地点
B. 询问天气
C. 询问蝉鸣的来源
答案:A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城市的繁华
B. 秋天的清新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换衣”是为了什么?
A. 迎接秋天的寒意
B. 参加宴会
C. 祭祀活动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