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9
原文展示:
三月八日发舟后作 赵蕃 〔宋代〕
沙步行初改,津亭望且遥。 青山出图画,白鹭立风标。 境熟诗难就,愁深酒易消。 云归还漠漠,雨静复萧萧。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改变了在沙地上行走的方式,站在渡口亭子远远地眺望。 青山如同从画中走出,白鹭站立在风中,成为标志。 熟悉的景色让诗难以写就,深沉的忧愁却容易在酒中消散。 云朵归于朦胧,雨声静静地又变得萧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一大诗人韩淲齐名,人称“韩赵”。他一生以诗为业,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三月八日乘舟出行后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忧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乘舟出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沙步行初改,津亭望且遥”,通过“沙步行初改”表达了作者出行的新鲜感,而“津亭望且遥”则展现了作者远眺的视野。接下来的“青山出图画,白鹭立风标”,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青山和白鹭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后两句“境熟诗难就,愁深酒易消”,则表达了作者在熟悉的环境中难以写出新诗,而深沉的忧愁却能在酒中得到消解的情感。最后两句“云归还漠漠,雨静复萧萧”,以朦胧的云和静谧的雨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忧愁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