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寒》

时间: 2025-04-26 03:39:09

诗句

曲曲屏山忆梦中,峭寒成阵入帘栊。

宿香锁尽金猊冷,一树梅花却晓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9

晓寒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原文展示:

曲曲屏山忆梦中,
峭寒成阵入帘栊。
宿香锁尽金猊冷,一树梅花却晓春。


白话文翻译:

在曲折的屏山间,我回忆着梦中的情景,
刺骨的寒风如阵阵袭来,透过窗帘。
昔日的香气已被封锁,金色的炉子也变得冰冷,
唯有一树梅花在晨光中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

  • 曲曲:形容山势的曲折。
  • 屏山:指山的屏障,常用来形容山水的景致。
  • 峭寒:形容寒冷的气候。
  • :这里指寒气阵阵袭来。
  • 帘栊:窗帘和窗户的合称。
  • 宿香:指前一晚留下的香气。
  • 金猊:指金色的香炉。
  • 梅花:象征坚韧与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坚贞和高洁的象征,尤其是在寒冬中开放,代表着希望与新生。诗中提到的“宿香”与“金猊”则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对居室环境的讲究与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春时节,作者可能在某个寒冷的清晨感受到冬天的残余,同时又被梅花的绽放所触动,表达人生的感悟与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晓寒》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寒冷景象,对比了冬天的凛冽与梅花的坚韧,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首句“曲曲屏山忆梦中”,引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山的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往事的缠绵。第二句“峭寒成阵入帘栊”,寒冷的空气透过窗帘袭来,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压迫感。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宿香锁尽金猊冷”表达了过去的温暖已随冬去而消逝,金猊的冷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最后一句“一树梅花却晓春”,则是全诗的转折,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给人以温暖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比的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对寒冬的感怀与对春天的向往,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作者内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曲屏山忆梦中:描绘了山的曲折与幽深,暗示梦境与现实的交融。
  2. 峭寒成阵入帘栊:寒意如阵,透过窗帘,增强了寒冷的感受。
  3. 宿香锁尽金猊冷:香气的消逝与金色香炉的冰冷,表现出岁月的无情。
  4. 一树梅花却晓春: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希望与春天的来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宿香锁尽”与“金猊冷”,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梅花象征春天、生命与希望,寒冷则代表着凋零与孤独。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寒冷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在逆境中仍然要保持希望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屏山:象征自然的曲折与神秘。
  • 峭寒:代表冬天的严酷。
  • 梅花:象征坚韧与春天的希望。

梅花在这首诗中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在逆境中的坚强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寒冬的怀念
    • B. 对春天的期待
    • C. 对梦境的思考
  2. “宿香锁尽金猊冷”中,金猊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香炉
    • C. 一座山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希望与新生
    • C. 逝去的时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刘学箕更侧重于情感的内心体验,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外在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良常草堂图 煮石窝 十二月三日雪 孤山晚步寄和靖掌祠怀中庸子 奉和揭学士听松轩 寄洞庭王子正 万致柔还省亲舍仆闻而往候道中得此 湖寺拥碧轩 风雪中得金陵诸公书二首 其二 风雪中得金陵诸公书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拿的词语有哪些 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亡解沮 随手拈来 绞丝旁的字 琴瑟不调 垢氛 包含费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削发 三撇旁的字 行廊 灰灭无余 批鄐导竨 就道 包含牝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洋钿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