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9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曲曲屏山忆梦中,
峭寒成阵入帘栊。
宿香锁尽金猊冷,一树梅花却晓春。
在曲折的屏山间,我回忆着梦中的情景,
刺骨的寒风如阵阵袭来,透过窗帘。
昔日的香气已被封锁,金色的炉子也变得冰冷,
唯有一树梅花在晨光中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坚贞和高洁的象征,尤其是在寒冬中开放,代表着希望与新生。诗中提到的“宿香”与“金猊”则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对居室环境的讲究与情感的寄托。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春时节,作者可能在某个寒冷的清晨感受到冬天的残余,同时又被梅花的绽放所触动,表达人生的感悟与对春天的期待。
《晓寒》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寒冷景象,对比了冬天的凛冽与梅花的坚韧,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首句“曲曲屏山忆梦中”,引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山的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往事的缠绵。第二句“峭寒成阵入帘栊”,寒冷的空气透过窗帘袭来,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压迫感。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宿香锁尽金猊冷”表达了过去的温暖已随冬去而消逝,金猊的冷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最后一句“一树梅花却晓春”,则是全诗的转折,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给人以温暖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比的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对寒冬的感怀与对春天的向往,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作者内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寒冷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在逆境中仍然要保持希望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梅花在这首诗中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在逆境中的坚强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宿香锁尽金猊冷”中,金猊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刘学箕更侧重于情感的内心体验,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外在景物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