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17:33
晚天未霁烟张雾,
浮埃蔽空云擘絮。
西山远挂月一眉,
澹澹寒辉生绮户。
须知仰视天中央,
清飚震拂银河光。
人影在地林影散,
月出皎兮星斗璨。
傍晚的天空尚未放晴,烟雾弥漫,有浮尘遮蔽了空中的云朵如同撕开的棉絮。遥远的西山上挂着一弯新月,淡淡的寒光透过华丽的窗户洒入室内。必须知道仰望天空的中央,清风拂动着银河的光辉。地面上的人影在林中渐渐散去,明亮的月光升起,星斗闪烁璀璨。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因其作品表现出浓厚的自然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景色为主题,表达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傍晚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天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晚霞与月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几句,诗人以“晚天未霁烟张雾”引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即将放晴的天空。接着,通过“浮埃蔽空云擘絮”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朦胧的感觉,像是为读者揭示了一幅水墨画的轮廓,模糊而又充满诗意。
在描绘西山月亮的同时,诗人运用了“寒辉生绮户”的意象,展现了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室内的宁静美感。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室内外的不同,而月光的清冷又让人感到一丝孤独。
随后,诗人以“须知仰视天中央”提醒读者关注更高的事物,而“清飚震拂银河光”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浩瀚的宇宙感,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中除了眼前的繁忙,更应仰望星空,思考人生的意义。
最后,诗人以“人影在地林影散,月出皎兮星斗璨”结束,展现了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月亮的皎洁与星星的璀璨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天未霁烟张雾”中的“霁”是什么意思?
A. 雨过天晴
B. 雪停
C. 云散
D. 风起
“浮埃蔽空云擘絮”中的“擘”意指:
A. 开
B. 合
C. 断
D. 破
诗中提到的“西山远挂月一眉”描绘的是什么?
A. 夕阳
B. 新月
C. 星星
D. 彩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