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宁河》

时间: 2025-08-01 04:44:06

诗句

梨枣从来数内丘,大宁河畔果园稠。

荆箱扰扰拦街卖,红皱黄团满店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44:06

原文展示

大宁河
范成大 〔宋代〕
梨枣从来数内丘,大宁河畔果园稠。
荆箱扰扰拦街卖,红皱黄团满店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宁河一带的丰饶景象。梨和枣的数量从来就被数在内丘之上,而大宁河边的果园则非常茂盛。街道上,荆箱里吵闹着,挡住了行人,满店的红皱和黄团的果实销往市场。

注释

  • 梨枣:指梨和枣两种水果,梨在古代被视为美味,枣则富有营养。
  • 内丘:具体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的丘陵,但在此可能是象征丰收的地方。
  • 大宁河:指诗人所描绘的河流,可能是当地特有的水域,象征着滋养。
  • 荆箱:用荆枝做成的箱子,用于装载和销售水果。
  • 红皱黄团:形容水果的色泽,红色的枣和黄色的果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舟,号静庵,晚号石湖居士,浙江吴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范成大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表现出对乡村的热爱。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农业和商业发展迅速。范成大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他的诗作反映了对家乡自然环境和乡土生活的热爱,尤其是丰收的景象。

诗歌鉴赏

《大宁河》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和热闹的市场,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诗中提到的“梨枣”和“大宁河”代表着丰饶的土地和美味的水果,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而“荆箱扰扰”则将市场的繁忙与生活的生动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人用“红皱黄团”形象地描绘了水果的色彩,增强了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果实的诱人与丰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乡村的宁静与繁荣,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们的生活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梨枣从来数内丘:意指梨和枣的数量在内丘一带就已经数不胜数,暗示着果实的丰收。
  2. 大宁河畔果园稠:强调大宁河旁边的果园非常繁茂,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3. 荆箱扰扰拦街卖:形容市场上人声嘈杂,卖水果的荆箱挡住了行人的路,生动地展现了热闹的市场场景。
  4. 红皱黄团满店头:通过对水果色泽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丰收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果园比作丰收的象征,生动形象。
  • 拟人:描述街市的热闹,如同人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 对仗:如“红皱黄团”,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与赞美,传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村经济的繁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枣:象征丰收的果实,寓意生活富足。
  • 大宁河:象征自然的滋养与生机。
  • 荆箱:市场的繁忙,代表经济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果实主要有哪两种?

    • A. 苹果和香蕉
    • B. 梨和枣
    • C. 桃和李
  2. “荆箱扰扰”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安静的乡村
    • B. 热闹的市场
    • C. 荒凉的街道
  3.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梨和枣
  2. B. 热闹的市场
  3. B. 宋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 〔朱熹〕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日偶成》: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强调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 《山中杂诗》:更注重描绘山水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远别离 征西回 春深 閒书 清明后一日过怀来 晴望 小溪 驼车行 宫中曲 雨过登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击壤而歌 四分五剖 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东扭西歪 兀字旁的字 颠头播脑 一日三岁 牛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毡巾 元始 大受小知 枌栱 胡行乱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