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30
蛮触纷拿室未虚,心知惩忿欠工夫。腹须空洞方容物,事过清凉已丧吾。万仞我山高不极,一团心火蔓难图。从今立示寒灰观,笑看苍黄走郑巫。
蛮族的侵扰不断,房间里显得空荡荡的,我心里清楚,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肚子里一片空洞,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事情已经过去,心里凉快了,却失去了自我。即使我的山峰高耸入云,也无法达到极致,心中的火焰蔓延,却难以图谋。从今往后,我要立志于寒灰之境,冷眼看待世事的苍黄,任郑巫的传说飘散而去。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梅溪,江苏常州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蛮触》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外族入侵的动乱年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心境的转变。
本诗以蛮族的侵扰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内心的冲突与安宁。首句“蛮触纷拿室未虚”直接描绘了外在的骚扰与威胁,紧接着“心知惩忿欠工夫”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自省与理智。诗人在经历外界的冲击后,意识到怒火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内心更加空虚。随之而来的“万仞我山高不极”,体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但同时也承认这种追求的艰难与不易。
“从今立示寒灰观”则是诗人自我调适的一种方式,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变化,最终实现内心的平和。这种通过冷静观察世界来获得内心安宁的思想,恰恰是诗人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在的动荡转向内心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中通过描绘外在的骚扰与内心的反思,展现出在动荡时代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理智。诗人强调冷静观察、理性应对的重要性,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蛮触纷拿室未虚”中“蛮”指代什么?
本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从今立示寒灰观”中的“寒灰观”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