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5: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15:09
叙雪献员外
作者:方干 〔唐代〕
纷纭宛转更堪看,
压竹摧巢井径漫。
风柳细条黏不得,
春溪绿色蔽应难。
清辉直认中庭月,
湿气偏添半夜寒。
谢守来吟才更逸,
郢词先至彩毫端。
纷纷扬扬的雪花,似乎更值得细看,
压弯了竹子,摧毁了鸟巢,小径也被覆盖。
细细的柳条在风中难以粘附,
春天的溪水被绿色的冰霜遮蔽,难以分辨。
皎洁的月光直照中庭,
湿冷的气息更添半夜的寒意。
谢守(谢脁)来吟诗时更显闲逸,
郢(郢州)词人先到,挥毫而作。
作者介绍: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895年),字子真,号元景,唐朝诗人,生于浙江,官至员外郎,擅长诗歌,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雪季,作者通过描绘雪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寄托了对友人的情谊。
《叙雪献员外》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纷飞雪花的美丽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联“纷纭宛转更堪看”以生动的动词描绘了雪花的舞动,既表现了雪的轻盈,也暗示了其带来的视觉享受。接下来的“压竹摧巢井径漫”则转向了雪花对自然的侵袭,竹子被压弯,鸟巢被摧毁,显示了雪的沉重与无情。
中间两句“风柳细条黏不得,春溪绿色蔽应难”通过细致的观察,表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柳条在风中难以粘附,春溪的绿色被雪覆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观察力,也引发了读者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
最后两句“清辉直认中庭月,湿气偏添半夜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庭院,却也因湿气而增添了寒冷。诗的结尾提到谢守,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表明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希望能与之共赏雪景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诗中蕴含着对生命和友谊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文人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主要是:
“压竹摧巢”中的“压”字可以理解为:
诗中提到的谢守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叙雪献员外》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学习和欣赏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