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7:59
过云间黄用和新圃
张元干 〔宋代〕
缭池剩欲开花径,
傍舍先须作草堂。
雨后不妨频检校,
客来留得共徜徉。
故园怪我归何晚,
避地输君乐未央。
待得功成方卜筑,
岂如强健享风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田园生活情境。诗人想要在池塘旁开辟花径,傍晚时分不妨先建一个草堂。雨后可以常常检查花草,客人来时可以一同游玩。故乡的人问我为什么归来得如此迟,看来是因为我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着无尽的乐趣。等到功成名就后再来建房子,何必急着去追求名利而错过眼前的美好风光呢?
张元干(生卒年不详),字景初,号云间,宋代诗人,擅长描绘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隐居于田园、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有关。在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纷争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逃离官场,回归自然,诗人以此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的自然景色与闲适的生活,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前两句提到“缭池剩欲开花径,傍舍先须作草堂”,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人不仅关心花草的生长,也想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接下来的“雨后不妨频检校,客来留得共徜徉”,展现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享悠闲时光的愿望。
“故园怪我归何晚,避地输君乐未央”则透露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状的满足。尽管他归来的时间晚,但他在这里的乐趣是无尽的。最后两句“待得功成方卜筑,岂如强健享风光”,强调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享受眼前的生活比追求功名利禄更为重要,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对名利的轻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和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人想在池塘旁边开辟什么?
A. 小路
B. 花径
C. 草堂
诗人对故乡的人说了什么?
A. 他回来的时间太晚
B. 他在这里很忙
C. 他不想回去
诗人认为等到功成名就后再建房子是:
A. 明智的选择
B. 不如享受当下
C. 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