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09
月下作
作者:陆游 〔宋代〕
池上迎微风,
柏间蹋凉月。
冷然醉梦醒,
一洗烦恼热。
嗟予世外人,
火食常呕噎。
易求云表露,
难觅太古雪。
况欲试秘方,
琼浆和玉屑。
俛首居俗间,
愁若鹰在绁。
惟兹服月芒,
比岁稍得诀。
但令天无云,
岂复计圜缺。
玉钩定谁挂,
冰轮了无辙。
诗成独高咏,
灵府炯澄澈。
在池边迎着微风,
在柏树间踏着凉月。
冷然醒来,醉梦已散,
一洗心头烦恼的热气。
我叹息自己是世外之人,
吃火锅总是呕噎不已。
容易寻求云端的露水,
却难觅到太古的雪花。
更何况想要试试秘方,
琼浆和玉屑调和。
低头在世俗中生活,
愁苦如同鹰被绳索缠绕。
唯有这次沐浴在月光下,
渐渐领悟了一些诀窍。
只要天上没有云彩,
何必再去计较月亮的圆缺。
那玉钩究竟挂在谁的手中,
冰轮上又没有任何痕迹。
诗成之后独自高歌,
灵魂深处明亮而澄澈。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多样,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身处动荡的时代,陆游的心中常有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因此在月光下的独行独吟中,他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诗的灵感。
《月下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池边景象,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平静。开头几句“池上迎微风,柏间蹋凉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冷然醉梦醒,一洗烦恼热”则体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清醒与放松,暗示他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
诗中提到“我叹息自己是世外之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无奈,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孤独感。“火食常呕噎”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繁华世界中的窒息感。而“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则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与对真实的失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后半部分转向对月光的沉思,诗人通过“惟兹服月芒,比岁稍得诀”表达了在月光下的领悟与宁静,暗示在繁杂的人生中,心灵的清净与超脱才是真正的追求。最后,诗人以“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结束,展现了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的哲理,反映了他超然的态度与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层次分明,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艺术水准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领悟。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哲学思考,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冷然醉梦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清醒与思考
C. 忧伤
诗人将自己比作“世外人”,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热爱
B. 无奈与超脱
C. 依赖
“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对美好的渴望与追求
B. 对生活的不满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陆游在《月下作》中表现出的内心宁静与对世俗的超然,与李白的豪放情怀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两位诗人在面对相似主题时不同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