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34:18
隐隐龙宫倚碧山,烟霞缥缈锁禅关。
水帘挂洞谁收捲,野鸟巢林自往还。
清磬声随青霭散,高僧心与白云闲。
群公况复同游赏,樽酒何妨展笑颜。
这首诗描绘了罗汉寺的美丽景象:隐约可见的龙宫依偎在青翠的山中,烟雾缭绕中禅关显得神秘而宁静。水帘悬挂在洞口,谁来收起这幅美景呢?野鸟在树林中自由往来。清脆的磬声随着青烟飘散,和尚的心情与白云一样悠闲。众多朋友聚在一起游玩赏景,举杯畅饮,何妨展现我们的笑颜呢?
林煦,明代诗人,以其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展现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罗汉寺》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文人们常常聚集于山水之间,吟诗作对,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寄托。诗中描绘的场景很可能是作者在游览罗汉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聚会的愉悦。
《罗汉寺》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感的诗。诗中林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宫、烟霞、清磬、野鸟等意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秀丽与禅宗的宁静。首联“隐隐龙宫倚碧山,烟霞缥缈锁禅关”通过对远山和烟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一股超脱世俗的禅意。
接下来的“水帘挂洞谁收捲,野鸟巢林自往还”表达了自然界的自由与和谐,水帘的悬挂与野鸟的往返,暗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此时,清磬声响起,带来了一种心灵的解脱与安宁,正如“高僧心与白云闲”所体现的那样,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群公况复同游赏,樽酒何妨展笑颜”展现了与友人聚会的欢快情景,折射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出人生哲理,表达了对于友谊、快乐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和友人聚会,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惜,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诗中“隐隐龙宫”所描绘的景象是?
A. 清晰可见
B. 模糊不清
C. 远在天边
D. 明亮耀眼
诗中提到的“高僧”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智慧与宁静
D. 战斗
“樽酒何妨展笑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生活的无奈
B. 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的排斥
D. 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