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1
原文展示:
三月一日马令送花 张耒 〔宋代〕
未说浔阳别泪痕,江边蘋芷不胜繁。 不知来岁在何处,又对新花忆故园。 插帽每惭辉白发,飞香曾伴照清尊。 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
白话文翻译:
还没有说起在浔阳分别时的泪痕,江边的蘋芷已经繁盛得让人难以承受。 不知道明年会在哪里,又对着新花怀念故乡。 每次插花在帽上都觉得惭愧,因为白发增添了光辉,花香曾经陪伴着清澈的酒杯。 去年的今天在淮阳道上,落絮和残红正让人心碎。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送别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江边蘋芷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的“浔阳别泪痕”和“去年今日淮阳道”都暗示了离别的主题,而“插帽每惭辉白发”则反映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江边蘋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未说浔阳别泪痕”一句,既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不知来岁在何处”则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的“插帽每惭辉白发”和“飞香曾伴照清尊”两句,通过对插花和饮酒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通过对落絮和残红的描写,加深了离别的哀伤氛围,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思念。通过对春天的景象和离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的离别悲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浔阳”是指哪个地方? A. 江西九江市 B. 江苏南京市 C. 湖北武汉市 D. 安徽合肥市
诗中的“蘋芷”是指什么? A. 水边生长的植物 B. 山上的树木 C. 田间的庄稼 D. 海边的贝壳
诗中的“插帽每惭辉白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B. 对离别的悲伤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不确定
诗中的“落絮残红”象征什么? A. 离别和哀伤 B. 新生和希望 C. 美好和欢乐 D. 平静和安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