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1:08
《韩康公挽词三首》 作者:苏辙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康公的悼念,指出他在高尚的社会地位和卓越的功名上,都是自我努力而成的。他的风范和气度超群,能够在繁杂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对于国家,他的志向早已确定;对于财富,他却不看重,反而更亲近仁义之心。他的学识传承了韦氏家族,世世代代都能培养出良臣。即使在年老时,仍保有一颗好客的心,常常忘记自己曾经的荣耀,只与朋友纵谈。他的风范与规模,大家都记在心中,而我则依然能体味到其中的风味。谁才是羊昙的开创者,回头想起却让人觉得不堪入目。师旷听到弦声的日子,相如作赋的年岁,虽然感到惭愧于众人之下,但我依旧渴求文采与贤德。北道初次接到召唤,南江却正在遥远的迁移。平生没有亲近的人,留下的遗憾只能寄托于新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苏轼的弟弟,因其文学成就和政治影响力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直白的言辞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韩康公去世之际,苏辙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反映了对政治理想和个人修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通过对韩康公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作者在诗中不仅回忆了韩康公的功绩,还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诗的开头即提到“阀阅元高世”,由此引出对韩康公的高度评价,接着通过对其志向和财物观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其人格的认同。诗中提到的“传经比韦氏,世世得良臣”,则强调了韩康公在教育和传承上的重要性,显示出其深远的影响力。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个人感受为主线,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怀念,尤其是“平生阙亲近,遗恨属新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韩康公的怀念与赞美,强调了个人努力和道德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遗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韩康公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什么上?
诗中提到的“轻财物自亲”体现了韩康公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