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9:46:03

诗句

寒更寂历向晓,短梦参差屡惊。

鸡鸣似唤我醒,犬吠知有人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6:03

原文展示:

寒更寂历向晓,
短梦参差屡惊。
鸡鸣似唤我醒,
犬吠知有人行。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深夜里,寂静渐渐接近黎明,
我在梦中不断惊醒,梦境参差不齐。
听见鸡鸣,仿佛在叫我醒来,
犬吠声则告诉我有人走过。

注释:

  • 寒更:寒冷的夜晚,指夜深人静的时刻。
  • 寂历:寂静而悠久,形容夜晚的静谧。
  • 短梦:短暂的梦境,形容梦的内容零散或不完整。
  • 参差:形容不齐、不整齐的样子。
  • 鸡鸣:鸡叫声,常被用作清晨的标志。
  • 犬吠:狗叫声,通常是对人或外界事物的反应。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鸡鸣和犬吠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描绘清晨的情景,表现自然界的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清白,苏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田园生活为寄托,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歌鉴赏:

《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梦境的回忆和对自然声响的感知,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醒的情感。诗的开头“寒更寂历向晓”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静谧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深夜的寂寥。接下来的“短梦参差屡惊”,则通过“短梦”这一意象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不安,梦的“参差”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完整。

“鸡鸣似唤我醒”,鸡鸣声的响起,既是自然的呼唤,也是内心对新一天的期盼,唤醒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犬吠知有人行”则不仅描绘了外界的动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生活的真实。这首诗通过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声音,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更寂历向晓:在寒冷的夜里,静谧的气氛逐渐接近黎明。
    • 短梦参差屡惊:短暂而零散的梦境让我多次惊醒。
    • 鸡鸣似唤我醒:鸡的叫声像是在召唤我醒来。
    • 犬吠知有人行:狗的吠叫声让我知道有人经过。
  • 修辞手法

    • 拟人:鸡鸣和犬吠被赋予了呼唤和告知的功能,使得自然界生动起来。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到清晨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清醒。

意象分析:

  • 寒更:象征孤独、寂静的夜晚。
  • 短梦:代表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 鸡鸣、犬吠:象征生活的气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
    • B. 清晨
    • C. 深夜
    • D. 黄昏
  2. 诗中“短梦参差屡惊”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安宁
    • B. 惊恐
    • C. 迷茫
    • D. 快乐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中的声音,但《鸟鸣涧》更注重自然的和谐,而《枕上六言》则突显了人的孤独与清醒。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范成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乌夜啼·春思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清平乐·春风依旧 挽薛艮斋 挽薛艮斋 和林东乔东禅院 宝林寺二首 宝林寺二首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跳出圈子 无边苦海 提手旁的字 为非作歹 江令 镸字旁的字 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熛焰 百星不如一月 包含杨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心力衰竭 谈结尾的成语 斋中酒 血字旁的字 守正不阿 倒八字的字 忖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