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45
古东门行
汉家三十六将军,
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
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
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天一叱百吏走,
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
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
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
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
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
万金宠赠不如土。
这首诗描绘的是汉朝的将领们在东门集结的场景,东方的战云翻滚,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清晨的鸡鸣声中,像雾一样的人群涌动着,虽然面貌相似,但内心各有不同,无法一一计数。在夜晚的暗语中,像飞电般的光芒闪烁着。巡逻的官员们如同羊羔一般安睡。在街上,统治者一声怒吼,百名官员瞬间奔逃,冯敬心中藏匕首以防万一。凶恶的叛徒竖起耳朵,心里暗自高兴,而那些勇敢的臣子们却因为恐惧而沉默。魏王在内室中隐藏着兵符,子西则冤屈得无辜。羌胡族在车轮下突然崛起,敌国的船只根本不是我所预期的。安陵谁能辨别削锯的功劳,韩国又怎能明白深井内的秘密。即使断胭脂与骨头也无法弥补,万金的厚赐也不如一块故土。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他以散文和诗歌闻名,尤其以《小石潭记》和《江雪》为人熟知。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的失落。
创作背景: 《古东门行》写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正值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中对战争的描写和对权臣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当时政治的失望。
《古东门行》是一首富有历史感与战斗气息的诗作,柳宗元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即将到来的战争之中。诗中不仅描绘了汉朝将军的气势与决心,还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与阴暗。开头的“汉家三十六将军”引出了全诗的主题,展示了将领们在战争前的紧张气氛,接着通过“鸡鸣函谷”描绘出战争的临近,令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
诗中的对比手法十分突出,“貌同心异不可数”反映了人们外表的相似与内心的疏离,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冯敬胸中函匕首”则暗示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了当时权力斗争的残酷。
整首诗在气氛的营造上极为成功,借助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柳宗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传达了对个人理想的思索,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权臣的批判以及对个体理想的思索,展现了柳宗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冯敬”象征着:
A. 忠诚的臣子
B. 背叛的叛徒
C. 战争的将领
D. 隐藏的敌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安陵谁辨__功”,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诗中通过“鸡鸣”这一意象,暗示了战争即将开始。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