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时间: 2025-08-06 16:28:01

诗句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6:28:01

原文展示: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美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讲到美丽的事物不应该被隐藏,怎么能守住孤独的根呢?在湘西岸,随着秋天的到来,风霜渐繁。那美丽的影子映在寒冷的水面上,浓郁的芳香弥漫在前面的轩窗之中。水边的芰荷难以与之相比,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生自灭,显得渺小而孤独。

注释:

  • :遮蔽、隐蔽。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轻盈的样子。
  • 寒水:指秋天的水,水温较凉,给人以寒意。
  • 浓芳:指浓烈的香气。
  • 芰荷:指水边的芙蓉,象征美丽的事物。
  • 高原:这里可以理解为高远的境界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和清新的文风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柳宗元贬谪时期,诗人身处逆境,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愈加显得强烈。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湘岸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开篇直抒胸臆,强调美丽事物不应自我遮蔽,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美的渴望。接下来描绘了湘西岸秋天的景象,风霜交织,带来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美感。诗中的“丽影别寒水”展现了秋水的清澈与寒冷,与前面的“浓芳”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最后提到的“芰荷谅难杂”则是对世俗之美的讽刺,强调了诗人心中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渺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柳宗元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美丽的事物不应被遮蔽,怎样才能守住那孤独的根基呢?
  2.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在湘西岸,秋天来临,风霜变得繁盛。
  3.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那美丽的影子映在寒冷的水面上,浓郁的芳香弥漫在窗前。
  4.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水边的芰荷难以与之相比,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愈加显得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 对仗:如“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等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美好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岸:象征自然美和自由。
  • 芙蓉:代表美丽与纯洁。
  • 寒水: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冷清的境界。
  • 浓芳:象征着生命的鲜活与绚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有美不自蔽”的意思是:
    A. 美丽的事物应该被隐藏
    B. 美丽的事物不应被遮蔽
    C. 美丽的事物总是孤独

  2. 诗中提到的“芰荷”指的是:
    A. 荷花
    B. 水边的芙蓉
    C. 其他水生植物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柳宗元与王维的作品,两者皆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王维更侧重于禅意的表现,柳宗元则偏向于对社会现实的深思,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柳宗元相关研究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过镇江感怀 满江红 其一 柏棠村赏牡丹 满江红 顾庵复和八首见示赋此答之并贻既庭 其十六 满江红•酒酣歌 满江红 梦中饮名酒追忆 满江红(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见月) 满江红 书《鹃红集》后 满江红 欢呼十一大胜利召开 满江红 其四 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满江红 维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此开头的成语 条令 打破沙锅问到底 匕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形影相追 黑字旁的字 从善如登 楚歌四合 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写的词语有哪些 忝窃虚名 鬯字旁的字 鸡黍深盟 司録 生产操 跞躁 反犬旁的字 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