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08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我早就知道老年会来到,不曾想竟如此迅速。今年本该还未衰老,却还是感受到它的来临。牙齿稀疏,头发也已白了,奔波劳碌的力气也不如从前。唉,这该怎么办呢?这并不一定会让我伤心。彭聃(即彭祖)如今在哪里呢?周公和孔子也早已沉寂。古人称颂的长寿圣人,难道还留得下什么到今天?但愿我能喝到美酒,和朋友常常相聚畅饮。时节正值春末,桃李树下繁荫相伴。阳光照射下,天地一片翠绿,归来的鸿雁在天边轻声鸣唱。我出门呼唤亲友,拄着手杖登上西边的山林。高声唱歌自得其乐,商朝的颂歌也有余音绕梁。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柳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歌著称,作品风格清新、深刻。
创作背景: 诗作于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期,面对人生的无常和衰老,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觉衰》是一首深具感悟的诗作,柳宗元通过对自己衰老过程的直白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珍惜。全诗以“老会至”开篇,直接切入主题,透露出一种即将接纳衰老的态度。诗中提到牙齿稀疏、头发变白,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了衰老带来的身体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则引发了对古代圣人的思考,彭祖、周公、孔子等伟人的沉寂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尽管他们曾被尊崇,但最终也无法逃脱老去与遗忘的命运。这种感慨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渴望与朋友共饮美酒,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时光无情,诗人依然选择积极面对,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即便衰老,也要享受人生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年轻与衰老)、排比(提及历史人物)以及设问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彭祖是谁?
a) 古代长寿圣人
b) 著名的军事家
c) 哲学家
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做什么?
a) 旅游
b) 喝美酒
c) 读书
本诗所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绝望
b) 无奈与乐观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柳宗元的《觉衰》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是探讨人生与时光的作品,但前者更侧重个人的衰老与对友谊的渴望,而后者则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