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南明》

时间: 2025-04-27 15:01:19

诗句

木末禅扃小径通,杖藜春晚日冲融。

四围多色参空远,一带溪光入座雄。

俯仰旧游浑似梦,琢磨新句愧难工。

浩歌笑指城隅路,和气分明醉眼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19

原文展示:

题南明 姜特立 〔宋代〕

木末禅扃小径通,杖藜春晚日冲融。 四围多色参空远,一带溪光入座雄。 俯仰旧游浑似梦,琢磨新句愧难工。 浩歌笑指城隅路,和气分明醉眼中。

白话文翻译:

在树木的尽头,禅院的门通过一条小径与外界相连,春末时节,阳光温暖而融洽。 四周的景色在远处参差错落,溪水的光芒映入眼帘,显得格外雄伟。 回顾过去的游历,一切都像梦境一般,尝试创作新的诗句,却感到难以达到完美。 高声歌唱,笑着指向城角的路,和谐的气氛在醉意中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 木末:树木的尽头。
  • 禅扃:禅院的门。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冲融:温暖而融洽。
  • 参空远:参差错落,远处的景色。
  • 入座雄:映入眼帘,显得雄伟。
  • 俯仰旧游:回顾过去的游历。
  • 琢磨新句:尝试创作新的诗句。
  • 浩歌:高声歌唱。
  • 和气:和谐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回忆和对创作新诗的渴望与自谦。诗中的“南明”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具体背景需进一步考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禅院、小径、阳光、溪水等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在回顾过去的游历时,感到一切都如梦似幻,这种感慨与对新诗创作的渴望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谦逊与自省。最后两句以高歌笑指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和谐,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末禅扃小径通”:树木的尽头,禅院的门通过一条小径与外界相连,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杖藜春晚日冲融”:春末时节,阳光温暖而融洽,诗人拄着藜杖行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3. “四围多色参空远”:四周的景色在远处参差错落,色彩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4. “一带溪光入座雄”:溪水的光芒映入眼帘,显得格外雄伟,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
  5. “俯仰旧游浑似梦”:回顾过去的游历,一切都像梦境一般,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6. “琢磨新句愧难工”:尝试创作新的诗句,却感到难以达到完美,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谦逊。
  7. “浩歌笑指城隅路”:高声歌唱,笑着指向城角的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
  8. “和气分明醉眼中”:和谐的气氛在醉意中显得格外清晰,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俯仰旧游浑似梦”,将过去的游历比作梦境,形象生动。
  • 拟人:“一带溪光入座雄”,将溪光拟人化,赋予其雄伟的特质。
  • 对仗:“四围多色参空远,一带溪光入座雄”,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对新诗创作的渴望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艺术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木末禅扃:象征着幽静与超脱。
  • 春晚日冲融:象征着温暖与和谐。
  • 四围多色参空远:象征着丰富与深远。
  • 一带溪光入座雄:象征着动态与雄伟。
  • 俯仰旧游浑似梦:象征着回忆与梦幻。
  • 琢磨新句愧难工:象征着艺术追求与自谦。
  • 浩歌笑指城隅路:象征着豁达与乐观。
  • 和气分明醉眼中:象征着和谐与清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木末禅扃”指的是什么? A. 树木的尽头 B. 禅院的门 C. 小径 D. 阳光 答案:B

  2. “春晚日冲融”中的“冲融”是什么意思? A. 温暖 B. 融洽 C. 明亮 D. 柔和 答案:B

  3. 诗中的“俯仰旧游浑似梦”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艺术的追求 答案:B

  4. “琢磨新句愧难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自信 B. 自满 C. 自谦 D. 自负 答案:C

  5. 诗中的“和气分明醉眼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向往? A. 自由 B. 和谐 C. 清晰 D. 醉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姜特立的《题南明》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姜特立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自省,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相关查询

望水 松下雪 拟百劳歌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 送郑明府贬岭南 塞下曲 过胡居士睹王右丞遗文 关山月 石莲花 留卢秦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气高胆壮 杀彘教子 行字旁的字 七星车 包含伟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事穷势迫 雪结尾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乘舆播越 险幸 隐愍 包含髫的词语有哪些 水火无交 牛字旁的字 舍军保帅 尸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