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9:40
原文展示:
积日乃成岁,积岁不觉老。始焉泉涓涓,末乃海浩浩。少年玩时日,事业良草草。况复钝滞资,谋身苦不早。只今在桑榆,风烛那可保。譬如秋后花,能得几时好。遇酒朋舒眉,前程付苍昊。
白话文翻译:
日积月累便成岁月,岁月累积不觉已老。起初泉水细流,最终汇成大海。少年时玩弄时光,事业草草了事。何况资质迟钝,谋生苦于不早。如今已近晚年,生命如风中烛火,难以保全。如同秋后的花朵,美好时光能有多久。遇到酒友舒展眉头,前程交给苍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晚年的无奈与豁达。诗人在晚年回顾一生,感慨时光如流水,人生短暂,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诗人以泉水的细流到大海的浩瀚,比喻时间的积累和人生的变迁。少年时的轻狂与事业的不成熟,与晚年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风烛”和“秋后花”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的短暂。最后,诗人以酒友的相聚和对命运的接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值得深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积日乃成岁,积岁不觉老。
始焉泉涓涓,末乃海浩浩。
少年玩时日,事业良草草。
况复钝滞资,谋身苦不早。
只今在桑榆,风烛那可保。
譬如秋后花,能得几时好。
遇酒朋舒眉,前程付苍昊。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泉涓涓”和“海浩浩”分别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风烛”和“秋后花”分别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遇酒朋舒眉,前程付苍昊”表达了什么态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