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独脚令》

时间: 2025-04-25 16:49:27

诗句

绛唇初点粉红新。

凤镜临妆已逼真。

苒苒钗头香趁人。

惜芳晨。

玉骨冰姿别是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49:27

原文展示:

绛唇初点粉红新。
凤镜临妆已逼真。
苒苒钗头香趁人。
惜芳晨。
玉骨冰姿别是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晨光中打扮的情景。她刚刚涂上鲜红的唇彩,面容宛如初绽的花朵;在镜子前,妆容已显得十分逼真;她的发钗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似乎也在随着她的气息而飘散。可惜这美好的早晨转瞬即逝,她那如玉般的骨骼与冰雪般的姿态,恰似春天的美好。

注释:

  • 绛唇:红色的嘴唇,常用以形容女子妆容。
  • 凤镜:指装饰华丽的镜子,象征着女子的妆扮。
  • 苒苒:形容事物缓慢而轻柔的样子,这里指香气缭绕。
  • 惜芳晨:感叹美好的早晨转瞬即逝。
  • 玉骨冰姿:比喻女子的肌肤白皙如玉,体态优雅如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将,宋代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华美的词句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女性的美丽与生活场景,展现出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独脚令》是莫将创作的一首词,可能源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独脚令》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晨妆的场景,展现了女性妆扮过程中的美丽瞬间。开头两句“绛唇初点粉红新”和“凤镜临妆已逼真”,通过色彩鲜明且富有层次的描写,强调了女子刚刚化妆完毕的娇美状态,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青春的朝气与活力。紧接着的“苒苒钗头香趁人”,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女子的气质与香气,意象的交融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立体。

“惜芳晨”一句,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感叹,也暗示着美丽的短暂与脆弱,诗人不禁引人深思。在最后一句“玉骨冰姿别是春”中,女子的优雅姿态与春天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和生命的生机,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华美的意象,传递出对女性美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之情,这使得诗歌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绛唇初点粉红新:描绘女子刚刚涂抹的鲜红唇彩,传达出一种初春的明媚感。
  2. 凤镜临妆已逼真:使用华美的镜子来反映出她的妆容,突显出女子的美丽。
  3. 苒苒钗头香趁人:香气缓缓飘散,营造出轻盈的氛围,增强了女子的魅力。
  4. 惜芳晨:感叹美好的早晨会很快过去,带有惆怅之情。
  5. 玉骨冰姿别是春:女子的优雅身姿与春天的气息相互辉映,展现出她的独特气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姿态比作“玉骨冰姿”,强调其优雅与清冷。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与人造物的结合,渲染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美”展开,既描绘了女性的妆容与气质,也反映了对美丽短暂性的感慨。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优雅的意象,赞美女性的美丽与青春,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绛唇:象征青春与美丽。
  • 凤镜:代表华丽与自我反省。
  • 钗头香:象征优雅与女性的魅力。
  • 玉骨冰姿:传达出一种清冷的高贵与难以接近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绛唇”指的是: A. 红色的嘴唇
    B. 白色的肌肤
    C. 黑色的眼影
    D. 绿色的衣服

  2. 诗中提到的“凤镜”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华美
    C. 失落
    D. 冷漠

  3. “惜芳晨”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迷惘
    C. 感叹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如梦令》和《独脚令》都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生活,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而莫将则在细节描写上更为生动,展示了女子妆扮的过程与瞬间美感。两者互为映衬,展现出宋代女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参考资料:

  • 《宋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兴 玉台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钟潦倒 包含苯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无为而成 包含玉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儿女之情 施命发号 大睨高谈 牙字旁的字 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澄的成语 镂冰斸雪 衣字旁的字 使范 提土旁的字 博学宏才 见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