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莲曲》

时间: 2025-05-04 10:27:29

诗句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29

原文展示

采莲曲
作者: 刘方平 〔唐代〕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江水中,夕阳的余晖洒落,渔歌声在耳边响起,船上的少女衣裳鲜艳,宛如楚地的美人。她从小就习惯于在江中采莲,十五岁时便已能随潮水而行。

注释

  • 荆歌:指江南地区的渔歌,通常是渔民在作业时唱的歌曲。
  • 艳楚腰:指船上的少女身姿婀娜,衣着华丽,像楚地的女子一样美丽。
  • 采莲:指在水中采摘莲花的活动,这是一项传统的夏季活动。
  • 乘潮:指顺着潮水而行,显示出少女的熟练与灵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方平,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边采莲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青春的赞美。

诗歌鉴赏

《采莲曲》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作,诗人在简短的四句中,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对自然美的感受。首句“落日清江里”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柔的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清澈的江水上,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紧接着的“荆歌艳楚腰”,让人联想到水面上穿着艳丽衣裳的少女,渔歌声伴随着轻波荡漾,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文风情。

在第三句“采莲从小惯”中,诗人用“从小惯”展示了少女对采莲的娴熟与机灵,体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青春气息。而最后一句“十五即乘潮”则更是将少女的青春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五岁正是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年纪,能够乘潮而行,象征着她对未来的无畏与冒险。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青春少女的形象,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给人以愉悦与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清江里:描绘了夕阳照耀下的江面,营造出温暖和宁静的气氛。
  • 荆歌艳楚腰:通过“荆歌”与“艳楚”,将音乐与美丽的形象结合,营造出动人的江南风情。
  • 采莲从小惯:表现少女对采莲的熟练,暗示她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依赖。
  • 十五即乘潮:强调少女的青春活力,象征着一种自由与奔放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少女的美丽比作“楚腰”,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青春活泼的少女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宁静的心境。
  • 清江: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荆歌:传达出江南特有的文化氛围。
  • 采莲:象征着青春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歌”指什么?
    A. 渔民的歌曲
    B. 诗人的诗句
    C. 采莲的歌谣

  2. “十五即乘潮”中的“十五”指的是多少岁?
    A. 10岁
    B. 15岁
    C. 20岁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C. 对大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江南春》描绘了春天的江南美景,展现了生命的勃发,与《采莲曲》一样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江南春》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盎然,而《采莲曲》则更专注于青春少女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拟轻薄篇 铜雀妓 又答江革诗 相送联句三首 其三 相送联句三首 其二 相送联句三首 其一 拟古联句 闺怨诗二首 其二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二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再举 朱弦疏越 鬥字旁的字 包含漏的成语 混侔 牙字旁的字 着手成春 参开头的成语 包含谨的词语有哪些 冥阨 薲孽 包含绶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遮罗 少气无力 焦唇敝舌 聪明一世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