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54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在更深的夜色中,月光洒落在半人家上,
北斗星的横梁在天空中显得斜斜的,
今晚特别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虫鸣声透过绿窗纱传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北斗和南斗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座,常用作时间和方位的指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刘方平,唐代诗人,字中立,号静斋,晚年在江南一带活动,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夜,诗人通过月夜的景象,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展现出一种悠闲宁静的生活态度。
《月夜》是一首描写春夜美景的绝妙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月色、星斗、虫声等自然景象融入诗中,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通过“更深”强调了夜色的浓厚,月光照在“半人家”上,给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个安静的村庄夜晚。接下来的“北斗阑干南斗斜”则运用了天文意象,通过星星的方位描绘了夜空的宁静与深邃,诗人不仅观察到了自然的变化,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思考。
“今夜偏知春气暖”一句,诗人突出了对春天的敏感与感知,表达了他对春天气息的特别感受,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生机。最后一句“虫声新透绿窗纱”将虫鸣与窗纱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整首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夜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好,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夜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天上的星座
C. 一种植物
“今夜偏知春气暖”中“偏知”是什么意思?
A. 完全不知道
B. 特别知道
C. 一般知道
诗中虫声的作用是什么?
A. 增加嘈杂
B. 传达春的气息
C. 显示夜晚的黑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刘方平的《月夜》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思乡之情。而刘方平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感知,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