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21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
作者:谢灵运
在职务即将结束的夏天,理顺船桨时金光闪闪。秋天的河岸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清澈,晨露在阳光中如火团般闪耀。辛苦付出,谁能理解这份情感?游子在夕阳西下时思念家乡。对故乡的爱,似乎如同庄子所念的往昔,长久以来对故土的敬仰仍在心中。然而,怀念故乡的心情如何能够表达?我只好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远方的旅途。李牧因长袖而感到愧疚,郄克因步履而感到惭愧。美好的时光却未能得到珍惜,丑陋的事情也未必会变得恶劣。我也正处于支离破碎的境地,早已对故乡产生了思慕之情。生在这个世道,竟能得到亲友的关怀,真是幸运。可惜的是,我只能空手班列赵氏的美玉,徒然与魏王的瓠瓜失去联系。从前的岁月渐渐流逝,终于找到了归家的路。将要穷尽山海的迹象,永远绝望于赏心的理解。
作者介绍: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永初三年,正值谢灵运任职于地方,面临离开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诗以游子的视角,描绘了离乡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开篇以“述职期阑暑”引入,营造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接着通过秋岸的清澈和晨露的火团,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辛苦谁为情”一句,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外的辛劳与孤独。而“爱似庄念昔”则将思乡之情引向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揭示出对往昔的珍视与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外界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最后的“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悟”更是将游子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美好的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人对人生的探索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晨露的“火团”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而“山海迹”则代表着人生的探索与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无奈,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辛劳,同时也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辛苦谁为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秋岸澄夕阴”中的“秋岸”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李牧”是因为什么感到愧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描绘与思乡情感的激荡;而谢灵运则更强调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哲理思考,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