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2:49
游南亭
谢灵运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乐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时光已是傍晚,天空晴朗,云朵归去,太阳向西方奔驰。
密密的树林中弥漫着余晖的清新,远处的山峰隐约如半轮明月。
长期的病痛令人昏沉苦闷,旅馆中眺望着乡间的岔路。
泽兰逐渐覆盖了小路,芙蓉花的开放也显得迟缓。
曾经对青春的美好没有厌倦,如今已见朱红的夕阳西下。
感慨万千,感叹物事的变迁,白发已悄然垂落。
乐趣的饵料止于此,衰老与疾病突如其来。
将要迎来秋水的时节,静息于旧崖旁的景致。
我的志向谁能与我分享?心中欢乐唯有良知可知。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逸人,号青原,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谢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学识渊博,诗风清新脱俗,以山水诗著称,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谢灵运的诗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擅长描绘山水之美。
《游南亭》是谢灵运在南亭游玩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游览的美景与个人的感受,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透露出对衰老和疾病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游南亭》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游南亭的美景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理。开篇就以“时竟夕澄霁”引入诗境,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美丽。密林中的余晖与远峰的隐约,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在诗的中段,诗人则将视线转向自身,表现出对身体虚弱、过往辛酸的反思。长久的病痛让他倍感苦闷,而旅馆的眺望则体现了他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开始感叹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白发的悄然降临让他倍感忧虑与惆怅。
结尾处,诗人以“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收束全篇,表达了对志向的迷惘与对友谊的期待。良知作为内心的明灯,成为他在复杂人生中唯一的慰藉,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志向的追求。诗人在游览中思考生命的意义,传达出一种惆怅又充满哲思的情感基调。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戚戚感物叹”中的“戚戚”是什么意思?
A. 悲伤
B. 高兴
C. 惊讶
D. 平静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厌倦
B. 珍惜
C. 忽视
D. 不在乎
可以将《游南亭》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二者都以山水为主题,但王维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谢灵运则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怀,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