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5
《大有·九日》 ——潘希白〔宋代〕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在戏马台前、采花的篱笆下,我在问这岁月是否又到了重阳。
幸好回到南山,翠绿的颜色依然如故。昨夜的帘子里听见风雨,却不如登高时的情景。
我心中涌起一片宋玉的情怀,十分思念那清瘦的卫郎。
红萸的佩饰空对着酒杯,砧杵轻轻响起,微寒的气息悄然侵袭罗袖。
秋天已不多,早已是败荷衰柳的时节。
我强行整理帽檐歪斜,曾经向天涯远望,心生惆怅。
几回忆起故乡的莼鲈,霜降前的雁阵,心中无限感慨。
作者介绍:潘希白(约960年-1016年),字于之,号希白,宋代诗人,擅长写词和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生活和个人的情感纠葛。
《大有·九日》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乡之情的诗。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借助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戏马台前”的场景引入,描绘出了一幅悠闲的画面,接着以“问岁华还是重九”引出了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到来。诗人通过描写南山的“翠色依旧”,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
在情感上,诗人追忆往昔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思念,尤其是“宋玉情怀”一语,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感伤。随着“红萸佩空对酒”的描写,诗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仿佛在对酒当歌之余,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而深邃的内心情感,既有对秋意的感知,也包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蕴含着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九”指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一片宋玉情怀”中的“宋玉”指的是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