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2:45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作者: 黄庭坚
蚤知鹊山亭,李杜发佳思。
弥年听传夸,登览通梦寐。
遥怜坐清旷,落笔富新制。
尚因宾客集,沥酒使我醉。
早就知道鹊山亭,李白和杜甫在这里激发了许多佳作。
整年听闻他们的名声,登高望远常常让我做梦。
遥远地怜惜那清凉旷远的地方,落笔写下新的作品。
不过是因为有宾客聚集,才让我把酒洒下,醉得忘乎所以。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对李白和杜甫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二位诗人伟大成就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在一个清幽的亭子中,作者通过酒会的欢愉,想起了两位古代诗人的豪情壮志。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李杜两位诗人的崇敬以及对友人聚会的欢愉。首联“蚤知鹊山亭,李杜发佳思”开篇即点明了写作的地点与对象,鹊山亭作为文人聚会的场所,承载着历史上的许多诗歌创作。接着,诗人回顾了自己整年听闻李杜的佳作,表达了对他们作品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通过“遥怜坐清旷,落笔富新制”展现了作者在清幽环境中创作的心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而最后一句“尚因宾客集,沥酒使我醉”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酒会的欢愉和朋友的聚集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幸福与陶醉,这种氛围与诗歌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诗不仅有历史厚重感,还有生活的烟火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采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通过“遥怜”和“落笔”形成了意象的呼应,而“宾客集”和“沥酒”则表现了欢聚的气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李杜的怀念与对友人聚会的欣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追求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杜分别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诗中“遥怜坐清旷”中的“清旷”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有着相似的情感基调,都是对友人及历史的思念和对文学创作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唐宋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黄庭坚的诗更为轻快,而杜甫的诗则显得沉重而富有哲理,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