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饮李氏园三首》

时间: 2025-05-04 10:26:19

诗句

日暮凉风特特来,醉呼红烛更传杯。

歌阑兴尽须归去,不用繁蝉抵死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19

原文展示:

饮李氏园三首
作者:黄庭坚
日暮凉风特特来,
醉呼红烛更传杯。
歌阑兴尽须归去,
不用繁蝉抵死催。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凉风徐徐吹来,我醉意朦胧地呼唤着红烛,继续传递酒杯。歌声渐渐低落,兴致也快要结束了,没必要等到烦人的蝉鸣来催促我回家。

注释:

  • 特特:形容风凉的样子,轻柔而清凉。
  • 红烛:指红色的蜡烛,这里象征着温暖与欢聚的气氛。
  • 歌阑:歌声渐渐停下,兴致也随之消退。
  • 繁蝉:指的是夏天鸣叫的蝉,繁多而嘈杂。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聚会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风貌,常常在夏夜聚会饮酒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诗风受其影响,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情感丰富,常蕴含深意。

创作背景:

《饮李氏园三首》写于黄庭坚与友人聚会之时,表达了他对轻松愉快生活的向往及对友谊的珍视。在诗中,黄庭坚巧妙地用酒局的场景,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音韵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雅的夏日傍晚,凉风习习,诗人和友人在李氏园中饮酒作乐,享受着温暖而亲密的友谊。开头两句描绘了傍晚的氛围,凉风的到来让人倍感清爽,醉意朦胧中,呼唤着红烛,传递酒杯,体现了人们在聚会中欢快的情绪。随后两句,诗人意识到歌声已渐渐消退,兴致也快要结束,他并不需要外界的催促,而是从容地选择归去。这种洒脱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从容和对时间流逝的淡然。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友人相聚、欢歌畅饮的场景,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黄庭坚在诗中运用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暮凉风特特来:傍晚时,凉风轻柔地吹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醉呼红烛更传杯:在醉意中,诗人呼唤红烛,象征着温暖和聚会的欢愉,酒杯也在不断传递,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 歌阑兴尽须归去:歌声渐渐停下,兴致也随之消退,暗示着聚会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
  • 不用繁蝉抵死催:不需要外界的催促,表现出诗人对离开的从容和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烛与温暖的情感相联系。
  • 拟人:将歌声和兴致赋予了生命,暗示它们也有结束的时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描绘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从容面对时间流逝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风:象征着清新与舒适,暗示着聚会的愉悦氛围。
  • 红烛:象征温暖和欢聚,代表着友谊与亲密。
  • 歌阑:象征兴致的消退和时间的流逝。
  • 繁蝉:代表外界的喧嚣与无奈,暗示着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暮凉风特特来”中“特特”指的是什么? A. 冷风
    B. 轻柔的风
    C. 烈风
    D. 暖风

  2. 诗中提到的“红烛”最能象征什么? A. 悲伤
    B. 温暖与友谊
    C. 清冷
    D. 难忘的回忆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快与洒脱
    C. 愤怒
    D. 思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黄庭坚: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洒脱,充满豪情,而黄庭坚的诗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的细节,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选》
  • 《宋代文学概述》

相关查询

鱼中素 秋堂夕 离思五首·其四 雨后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通州 赠李十一 答子蒙 酬乐天秋兴见赠…莫怪独吟秋兴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业字旁的字 声名狼籍 临河洗耳 欠字旁的字 妙适 蠢蠢欲动 頁字旁的字 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万世一时 虫字旁的字 慌慌急急 惺惺相惜 解衣磐礴 匣龙 上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