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20: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20:36:22
摸鱼儿 咏蛙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怪生来衣青纡紫,看谁如尔侥幸。
怒怀不向沧溟吐,只傍石窝苔径。
喧暮井。似草泽英雄跃马相争竞。
吟馀睡醒。爱蝌蚪文奇,将伊戏学,字比烂冰劲。
黄昏后,休道多言厌听。当年曾荷恩命。
五湖蹂躏中原路,望断华林佳境。
叹故国繁华已付东流尽。
凭君莫问。纵往事悠悠,通宵阁阁,不尽为官恨。
这只青蛙天生身披青色和紫色的衣裳,看看谁能像你一样侥幸。
它心中愤懑却不向大海吐露,只是在石边苔藓的小路旁栖息。
傍晚的井边,似乎草泽中的英雄们正在马背上争斗。
吟唱之后睡去,喜欢那蝌蚪的奇妙文样,像是在玩戏,字比烂冰还要坚强。
黄昏之后,不要说太多的厌倦听闻,曾经我也受过恩命。
在五湖之中横行,踩着中原的道路,遥望那华丽的林木佳境。
感叹故国的繁华已经随东流而去。
请你不要询问,纵使往事悠悠,通宵的阁楼上,难以尽述我为官的怨恨。
作者介绍:周贻繁,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隽永著称,常通过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交融来表达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摸鱼儿 咏蛙》可视作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感慨。在社会动荡的清代,诗人通过描绘青蛙的形象,反映了自身的无奈与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这首诗以青蛙为主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几句通过对青蛙外表的描写,表现出其独特的气质,同时引出对比,暗示人世间的侥幸与不易。诗人以“怒怀”展现内心的不满和愤懑,表明虽然青蛙身处卑微,却有着不屈的灵魂。
“喧暮井”一语,描绘了草泽的喧闹与英雄的争斗,似乎在暗喻着社会的竞争与生存的艰难。接下来的“吟馀睡醒”则流露出一种懒散与对生活的无奈,诗人对蝌蚪的喜爱,反映了对生命之初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的后半部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国繁华的深切惋惜。“五湖蹂躏中原路”,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最后一句“凭君莫问”,则是对往事的一种无奈与放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透彻理解与内心的释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青蛙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透出一种无奈与释然的情感。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青蛙和蝌蚪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生机与变化,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青蛙的颜色是?
“五湖蹂躏中原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古代诗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