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

时间: 2025-07-30 20:31:35

诗句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

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31:35

原文展示: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初见时的热情和欢喜,却又感叹相处后的疏离。用金色和玳瑁的装饰来形容外表的华丽,内心却感到空虚和薄弱。

注释:

  • 感欢:感受到的欢喜。
  • 殷勤:热情周到。
  • :叹息,表示感慨。
  • 辽落:辽远而落寞,形容感情的疏远。
  • 打金:装饰或佩戴金饰。
  • 玳瑁: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壳可用作装饰品,象征华丽。
  • 外艳里怀薄:外表华丽,内心却空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作者不详,作品流传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盛行的时代,文人墨客相互交流,诗歌和散文等文学形式繁荣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写一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流动,常见于士人之间的交往。

诗歌鉴赏: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它通过简单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迁。开头的“感欢初殷勤”让人感受到恋爱初期的甜美与热烈,似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与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用“叹子后辽落”表达了对当初热情的怀念与如今疏远的惋惜。

接下来的“打金侧玳瑁”,通过华丽的外表描绘,反映出一种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似乎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表面交往。然而,最后一句“外艳里怀薄”则揭示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个人的情感,更是一种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在这个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人心的孤独与渴望,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感欢初殷勤:初见时的热情款待,表现出一种对感情的渴望。
  2. 叹子后辽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变得疏远,心中不免感到叹息。
  3. 打金侧玳瑁:用华丽的金饰与玳瑁装饰,象征表面的繁华。
  4. 外艳里怀薄:外表虽然美丽,内心却感到空虚,反映出人际关系的虚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金饰和玳瑁象征着物质的繁荣,而“怀薄”则象征精神的贫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表面光鲜的关系与内心孤独的强烈对比,反映出人际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提示人们在交往中应重视真诚与内心的真实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感欢:象征初期的美好情感。
  • 金饰与玳瑁:象征外表的华丽与虚假。
  • 怀薄:象征内心的孤寂与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表现的初期情感是: A. 疏远
    B. 热情
    C. 冷漠

  2. “打金侧玳瑁”中的“玳瑁”象征: A. 内心的孤独
    B. 外表的华丽
    C. 时间的流逝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物质财富
    B. 人际关系的虚假与真实
    C. 自然景色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子夜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探讨了孤独与人际关系,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流逝,而后者则强调与自然的交流与慰藉。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华下送文浦 长亭 自河西归山二首 寄王十四舍人 剑器 商山二首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石楠 榜下 偶书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祥淑 祖宗法度 包含遁的成语 抗迈 水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青天霹雳 包含蕴的成语 息讼 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日新妇 韋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救黥医劓 即墨 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奔西窜 竖人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